从行为心理学角度看,选择高尚行为的背后是直面隐性动机的结果
相关推荐
-
一个人所有行为的背后,都有“自私自利”的动机吗?
在人性的本性问题上,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都有过精彩的论述,在大卫·休谟的<道德原则研究>中说到: "问一个人为什么锻炼,他会回答,因为他希望保持健康.如果你再问,为什么想要健康,他 ...
-
梯利:洛克伦理学理论
英国经验主义从经验中推演关于对错的知识,并把道德建立在自我保存的冲动或对幸福的渴望之上.当然,培根并没有忽视人的社会本能,但霍布斯和洛克认为人类本性基本上是利己主义的,并使得道德成为一种开明的自利.理 ...
-
《自私的基因》- 我们只是生存机器(上)
换个角度看生命-我们只是生存机器 这本书很冷,曾经有人给作者写信,问他每天是怎么从床上爬起来的,因为他在看完这本书后,之前相信的生命意义被击碎了.还有一个学生在看完这本书后,哭着祈求他的老师不要将这本 ...
-
人的奉献,源于对生命意义的渴望 | 创变心理学
' 本文作者是在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慈善事务的高层管理者,他认为,为慈善事业捐款,既是利他,也是利己.捐助以造福他人是一种典型的利他行为:借助社会反馈机制,施惠者本人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因而本身 ...
-
吃鸡究竟好玩在哪里?从心理学角度看游戏设计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Brain",作者任可,编辑揍揍.游戏葡萄已获转载授权. 吃鸡作为当下最火爆的游戏之一,在吸引了众多玩家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游戏从业者的关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 ...
-
从心理学角度看6种常见的面部表情及其含义
每一种表情都需要面部各个部位的组合,并进行令人难以置信的.微妙的重新组合和排列,然后才能传递出独一无二的信号.人们往往能够迅速地辨认和识别出这些表情及其含义.我们的面部有3个能够独立运动的部分,包括额 ...
-
从心理学角度看弟子规
咨询中遇到很多的家长,亲子关系一直是个梗.花费几千领孩子去一个亲子夏令营,母子当时都是痛哭流涕,互相感恩.可是等到回来能坚持一个月,过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还有的领着自己的孩子去学弟子规,去学传统文化, ...
-
从心理学角度看林生斌,有哪些不合常理的举动?
从心理学角度看林生斌,有哪些不合常理的举动?
-
任何人都无法逃离衰老,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不用活得太久
寿命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在寿命问题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当然,古人对寿命问题的关注点主要是在如何延长寿命,对今人来说,如何提升生命质量则更为重要. 毕竟在今人脑海里,他们已经不再抱有长生不老的 ...
-
从心理学角度看,不建议你和亲戚一起去旅游
最近几年,旅游的热潮从未衰退过,每个节假日都像是一次人类大迁徙.除了欣赏美景.品尝美食,旅途中的囧事更让人记忆犹新. 大多数人会选择结伴而行,可以是朋友.亲戚与爱人,也可以是有同一目的的陌生人组成的团 ...
-
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心理学角度看:两点建议与你分享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改变.有一个现象是大部分的穷人一辈子都还是那么穷,但是那些富人就是越来越富裕. 古人有一句话传颂至今:三岁看大,七 ...
-
粽子节漫谈 | 从心理学角度看端午节历史传说,你能发现哪些蕴含其中的心理学原理?
端 午 我们都知道 端午节衍生出了一系列历史传说 如屈原投江,伍子胥自刎等 那么在这些传说故事中 蕴含着哪些心理学原理? 故事人物的身上 又都体现了哪种人格特质? 下面我们开始粽子节漫谈~ 壹 纪念爱 ...
-
梦见考试、掉牙、逝去的亲人意味着什么?从心理学角度看是这样的
曾经有科学家进行过相关的统计,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部分人的一生当中,有几乎三成的时间都会在床上度过. 所以睡眠以及梦境是伴随几乎每个人一生当中绝大多数时间的事情.当人们在睡梦当中时,很多行为是不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