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阔视远想,方能日臻富强
相关推荐
-
如何从全球视野书写中华文化?《文明的力量》作者武斌分享经验|文明的力量|中华|武斌
中华传统文化因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直以来都不乏相关的研究,国内出版的普及或深度读物也如恒河沙数.层出不穷.但绝大多数的著作都是从传统文化本身的内容进行介绍的. 如何跳出传统思维的囹圄,从一个全新的角 ...
-
天下文章——高瑞《文化与发展》
作者简介--高瑞,1989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系,现工作于赤峰红旗中学,高级教师. 文化与发展 文化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因果的关系.发展促使文化不断繁荣,而日益繁荣的文化,又助力社 ...
-
文化与民族融合的内在关系
在历史的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不同民族会因相互交流而融合形成统一的民族性格,这是文明发展的过程性必然,人类历史也是由这种过程性必然衍生的人间悲喜剧集合而成. 在阶级社会里,民族融合是政治命题,因为民族统 ...
-
没文化,真可怕!
今见总书记讲起了文化自信,忽觉自学哲学的我都早有了这种自信,中央却才发出号召,说明党的组织建设远比个人觉悟还要保守得多--虽然人的所有思想与行为都离不开哲学的正确和错误指导,但我们却不敢或不能大张旗鼓 ...
-
晓锦源:选择发展还是选择完善
四言诗衰落后出现了楚辞,楚辞衰落后出现了五言诗,五言诗衰落后出现了七言诗,古诗衰落后出现了律诗绝句,律诗绝句衰落后出现了词. 这是因为一种文体通行的时间长了,作者就越来越多,自然形成了格式套路. 豪杰 ...
-
晓锦源: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
2019年8月27日凌晨,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来了个"空中转体".两个重4000多吨的梁体,在30米的高空旋转近60度,73分钟后桥面"握手"对接,合 ...
-
晓锦源:海岸线经济--看不懂的未来
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城市多数沿河而建.这主要是考虑到水的因素. 历史上的中心城市,多分布于距海岸较远的大陆内地. 沿海城市都不是大城市. 迄今,中国政府已将111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 ...
-
晓锦源:刘邦的家族识人,技高一筹
晓锦源:刘邦的家族识人,技高一筹
-
晓锦源:思考工商业与农业
晓锦源:思考工商业与农业
-
晓锦源:粮食依旧是时代的痛点
看到问题: 今年受蝗虫肆虐和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粮农组织几次警告今年全球可能遭遇粮食危机. 中国历史上受粮食影响,而造成的的动荡,数不胜数.鉴于此,我们有储备粮机制,而且没受蝗灾影 ...
-
晓锦源对城市帝国,关于农村发展的商讨
最近看了城市帝国馆友的文章,觉得很有启发,写如下的感想.但对他的提法并不认同. 城市帝国认为,农村渐失生机,究其原因有两个:1.种地不赚钱,:2.小农经济,劳动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在全球化农业 ...
-
晓锦源:印度的现代化之路依旧漫长
晓锦源:印度的现代化之路依旧漫长
-
晓锦源:内卷花是个问题吗?
2020年热词:内卷化,网络流行词,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也指一种社会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