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陈之昂之《登幽州台歌》
相关推荐
-
古诗词赏析 |《登幽州台歌》唐代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 ...
-
陈子昂何以悲歌幽州台
中国是诗的国度,盛唐更是诗的黄金时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点燃着万丈光焰的,正是引领刚健诗风的"唐诗之祖"陈子昂.一首<登幽州台歌>,短短22个字,气象万千:容纳 ...
-
大家来排名,唐朝诗人中谁的武功最高?
今天和大家讨论一个有趣的话题,唐朝诗人中谁的武功最高呢?这一方面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来讨论. 在唐朝的这些诗人中,论武功的高低,我个人推崇唐初诗人陈子昂. 陈子昂 ...
-
《唐诗三百首》选读(13)《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话说当年燕昭王登上王位之后,一直想着怎么有办法可以让燕国强大起来,于是就去拜访一个叫郭隗wěi的人,郭隗先生说那就需要广揽人才,还给燕昭王举了个例子: 古代有个君王,要花千金 ...
-
怀才不遇的陈子昂在幽州台,用一首《登幽州台歌》,成就千古英名
一. 一千多年前的一天,怀才不遇.忧愤难解的他独自一人登上了幽州台,望着这大好河山,心里沉郁悲痛,为疏解心中的愤懑,他写下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名句.每读起这两句诗, ...
-
《唐诗选读》之陈子昂《送魏大从军》、《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 匈奴:汉代长期与中国为敌的北方少数民族.此处指外族对立国.西汉大将军有&quo ...
-
唐诗解读——陈之昂之《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 魏绛: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主张晋与周边少数民族融合.此处借以指魏大. 三河:汉代河东(今山西 ...
-
唐诗解读——陈之昂之《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 绮筵:丰盛华美的宴席. 琴瑟:指朋友.宾客. 长河:银河. 解读: 与<送魏大从军& ...
-
唐诗解读——陈之昂之《燕昭王》
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注: 碣石坂:即碣石宫.燕昭王为邹衍所筑,并亲自前往师事之. 解读: 燕国在春秋时代,是个存在感不太强的国家,直到公元前3 ...
-
唐诗解读——陈之昂之《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 若:杜若的简称,即杜蘅,香草. 芊蔚:花叶茂密的样子. 蕤:花下垂的样子. 解读: 陈子昂 ...
-
唐诗解读——陈之昂之《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 丁零:古民族名,后称铁勒,又称回纥. 丁零塞:丁零人所居边塞之地 ...
-
唐诗解读——陈之昂之《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一)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注: 鬼谷子:战国时期楚国人,擅长修身养性和 ...
-
唐诗鉴赏-送魏大从军(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此诗不落一般送别 ...
-
唐诗解读——高適之《送前卫县李寀少府》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注: 李寀(cài):诗人朋友,曾作过卫县少府,此时已卸任. 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