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61

(0)

相关推荐

  • 不通天文历法无以知易:古代天文历法简说

    自古以来,研究易学领域的人不可胜数,易学的核心在于天文历算,河图洛书皆与天文观测有关,而天文历法之精要在于正统.民间研究易学高手虽然很多,可惜都流于技法,精通天文历算,寻本溯源的人极少,可谓百里挑一. ...

  • 中国古代星学揭秘58

    知象--占星的基础 认识了星宿,还要进一步认识掌握各种星宿的象,也就是它们正常和异常的星象,然后才能根据这些星象的对比进行占测.所以说,识象是占星的基础.以下按照太阳.月亮.恒星.行星.变星的顺序介绍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64

    星命术的方法和内容 星命术,正如前面所说,是星象学与算命术相结合的产物,故其方法与内容与占星术大为不同.其主要差异表现在: 占星术完全是依据星象的变化来解释和预测人事的变化,而星命术则不仅根据星象,而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66

    星命术推算星神位置 其中又分推算星宿位置和推算神煞位置. 推算星宿位置,即推算太阳.月亮.金.木.水.火.土五星和罗㬋.紫气.月孛.计都四余在一个人出生时刻所在的位置(以星盘上的周天360度标定,36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39

    <天步真原>:西洋星命学的教材 此书为西洋穆尼阁撰,共三卷,收在守山阁丛书子部内,别无刻本.近人影印在<丛书集成>初编内,商务印书馆出版. 穆尼阁为清代由西方来华传教的教士,精 ...

  • 天文考古学基础篇:用黄经和二十八宿等坐标标记二十四节气(一)

    偶然看到某国家天文台专家的小视频讲座,谈的是"考古天文学",其中居然说到古人用圭表和日晷来测定回归年长365.25日--我笑着把小视频关掉了,这样的"天文考古"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09

    9.历史性的衰落(近代以后) 到明清时期,中国古老的星象学已发展得极为丰富成熟,并与八字推命.奇门道甲.太乙六壬乃至占梦堪舆等等术数发生甚深的牵连,成为一门异常复杂的学问和技术. 与之相应的是一大批内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07

    7.秦火之后的再兴(秦汉至隋朝)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兴盛发展,并躲过了秦火的厄难,中国古老的星象学伴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建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自秦汉到隋朝,这是星象学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主要表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21

    星命学祖师:张果 以上这些人,都还是自古以来就流传沿用的星占术的专家,而唐代的星象学除此之外又衍生出一个新的分支一一星命学,这方面的专家,以张果为代表.与星命学相关的,有命理学大师李虚中.在介绍星命学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43

    星命学术语,续前 顺: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按自北向西向南向东再回到北的方向,沿着星宿的正向依次排列,同时又无其他星搀杂其间,这叫做顺,例如按上述方向,依次为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排列,这时它们正好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49

    西方七宿1 西方白虎七宿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共54个星官297颗星,组成了白虎图案,故称白虎七宿.观察西方七宿的时间是每年11月到次年1月的黄昏后,可在南方天空中看到他们.在十二星次中与之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55

    天市垣 下元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 当门六个黑市楼,门左两星是车肆. 两个宗正四宗人,宗星一双亦依次. 帛度两星屠肆前,候星还在帝座边. 帝座一星常光明,四个微茫宦者星. 以次两星名列肆,斗斛帝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53

    太微垣(又称太微宫) 上元天庭太微宫,昭昭立象布苍穹, 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 门左皂衣一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 三黑九卿公背旁,五黑诸侯卿后行. 四个门西主轩屏,五帝内座于中正. 幸臣太子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57

    变星 除了恒星.行星,天上的星象主要为各种变星.古人关于变星分为多类,主要有流星.客星.妖星.彗星等. 流星即夜空中一划而过转瞬即逝之星,人们一般都较熟悉.但古人在星象学中对流星有细致的观察和区分,比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59

    月亮 古人已知月亮绕白道运行,白道即月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月亮运行速度比太阳快,一天平均十三度多,但并不均速,疾行时一天十四度多,迟行时一天十二度多,行一周天为27又3分之1日(现在的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