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灸正当时,很好很强大

明朝李日华的《六研斋笔记》,里面有一节有关艾灸的文字,摘录于下,供大家交流(附有译)

保仪郎顿公儒,苦冷疾二年,至于骨立。

一日,正艾灼,而赵三翁者来,询以病源,顿实告,翁悉令撤去。

时方盛暑,俾就屋开三天窗,放日光下射,使顿仰卧揉艾,遍铺腹上约十数斤,乘日光灸之。

移时,热透脐腹不可忍,俄腹中如雷鸣下泄,口鼻间皆浓艾气,乃止。

明日复为之。如是一月,疾良已,仍令满百二十日。

自是,宿疴如洗,壮健如少年时。

翁曰:“此孙真人秘诀也,世人但知灼艾,而不知点穴之不审,虚受痛楚,耗损气力。日者,太阳真火。艾既遍腹,且又徐徐照射,入腹之功极大。但五六七月为上,若秋冬间,当以厚艾铺腹,蒙以绵衣,熨斗盛炭火,慢熨之,以闻浓艾气为度,亦其次也。”

【译文】宋代有个姓顿当保义郎的小官,得了虚寒症2年,病得很厉害,到了骨瘦如柴的地步。有一天,他正在家用艾灸灼(直接灸),一个叫赵三翁的人来访,问其病因,顿就把自己的病情如实相告了,赵三翁听后叫顿将正在灸灼的艾柱全部撤下来。当时正值盛夏,让仆人打开三扇天窗,让日光直接透入厅堂内,然后让顿仰卧在床铺上,在他的肚子上铺了满满的经过搓揉的艾绒,约有十多斤,然后乘日光灸了一段时间

晒到热穿透了肚腹部,几乎难以忍受了,一会儿,顿的肚子里边像雷鸣一般响并且泄泻臭秽,嘴巴鼻子里边有浓浓的艾草气味,才把肚子上的艾拿掉。

第二天重复做,一个月后,疾病好得差不多了,仍然让他坚持连续做了120天。从此,顿不但陈年旧病完全彻底根除,而且强壮健康得像年轻时一样!

赵三翁说:“这是孙真人秘诀,世人只知道灸灼,却不知道艾灸时穴位不准会影响疗效,白白受罪,甚浪费人力物力。太阳是真火,当艾盖满肚子,太阳慢慢照射,借助太阳和艾的双重阳气,渗入腹部的功力极大,每年的五六七月做这样的日光灸最好。

如果在秋冬季节,就在铺满艾绒的肚子上蒙一层棉布,上放炭火熨斗,慢慢熨,能闻到艾的气味为好,这样的效果会比盛夏直接的日光灸差些。

(备注:赵三翁者,名进,字从先,中牟县白沙镇人,本黄河埽兵,避役亡命,遇孙思邈於枣林,授以道要。)

中医认为“湿邪”郁结于肚脐周围!也就是说:湿邪是以肚脐为大本营的,上游于面,下行于脚。肚脐和肚脐周边的穴位,都非常重要,中脘、天枢、气海、关元、中极穴、曲骨都是治病养生的大穴。

故建议寒湿重的、有胃病的、有妇科病的女性,可以经常大面积的艾灸腹部,不会精确取穴也没关系。日灸和熨灸是夏季非常好的艾灸方法,错过就太可惜了~

马上进入7月份,三伏天就要来了,艾灸、三伏贴,赶紧准备起来,正是帮你提升阳气好时机!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 末伏:8月10日-8月20日

今年的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今年的中伏比较特殊,因为从7月21日进中伏,到8月9日进末伏,这期间有20天,意味着在中伏之后还会再闰一个中伏,将中伏的期限延伸到20天。

这种现象俗称“双中伏”或“俩中伏”。

三伏天“灸疗”,冬病夏治好时机!

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01 平和体质--养生关键词:保持

平和体质的人,总是精力很充沛,做什么都干劲十足。性格也比较开朗,不爱生气。最重要的是很少得病。

平和质是很多人羡慕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只需继续保持,不让其往不利体质的方向转化,“不伤不扰,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养生原则了。

虽这种体质堪称完美,但因时值盛夏,天气太热,有时难免也会感到“无病三分虚”,做做三伏灸,可大大缓解疲劳,放松身心。

推荐艾灸保健穴:关元、足三里、涌泉。

02 气虚体质--养生关键词:补气

气虚,通俗地说,就是能量好像比别人低弱,比如说,说话声音很小,不喜言语,懒于活动,时感疲劳乏力,容易出虚汗。

这类人机体免疫力低,容易生病,病后迁延不愈。

气虚的人,就跟没气的轮胎一样。气不足,不能负重,就行不远。只有把气补足了,人才能走得更远,寿命才会更长!

在中医里,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因此,改善气虚,要同时调肾气、脾气、肺气。

经常艾灸关元穴、气海穴、太渊穴、三阴交,可以补中益气、疏通经络。

03 阳虚体质--养生关键词:温阳

阳虚体质最典型的特点是怕冷喜温!阳气就像体内小太阳,能起到温煦人体、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阳气不足,人体的温煦作用会下降,会导致身体出现寒象。

平素畏冷,手足不温,背部、腰部、腹部和膝盖尤其怕冷,吃点凉的就容易拉肚子,这都是因为身体自身阳气太虚。

对阳虚的人来说,三伏天真的是调养身体的“天赐良机”,夏天最热的时候,也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补阳效果最佳。若这时不调理,在秋冬阳气变弱时,阳虚问题还会加重,再来调理效果也没那么好了。

三伏天艾灸督脉显著作用就是助长阳气,督脉称为“阳脉之海”,通过艾灸督脉可刺激穴位,激发潜能,来补助体内不足的阳气。

所以,此类人群做一做长蛇灸是很有必要的。

阳虚体质人,不小心吃凉东西导致腹痛、腹泻时候,可把生姜切片后放在肚脐(神阙穴)上做隔姜灸,能起到温阳止泻的作用。

04 阴虚体质--养生关键词:滋阴

有的人总是口渴、咽干,觉得水没喝够,尤其爱喝凉水甚至冰水。中医认为这类人一般属于阴虚体质,原因在于体内阴液不足,容易生内热。

阴虚的人通常性格比较急躁易怒,在夏天的时候更会感到心烦不安、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还容易出现口臭、口腔溃疡、便秘等毛病,简单来说,就是“容易上火”。

这种体质的人,能艾灸吗?答案是肯定的。

艾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能够调和阴阳。这得归功于艾叶的药效: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功。

“可升可降”,说明艾灸可用于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

阴虚的人,艾灸时要记住一个诀窍:循序渐进,多灸腿!

说得更详细就是:刚开始少灸一些穴位,灸量少一些,感觉适应了,可逐渐加大灸量,慢慢适应外来艾灸纯阳之气,适应之后,艾灸会帮助你改善阴虚的状态,然后注意每次都要灸下半身腿部滋阴穴位(三阴交、太溪、涌泉),引火归元,就不易上火了!

如无糖尿病,艾灸之后可以来杯蜂蜜水,补充津液的同时,还能加强滋阴的效果。

05 痰湿体质--养生关键词:健脾

身体是胖胖的、脸是圆圆的、嘴里是黏黏的、肚子是鼓鼓的,睡觉经常打呼,还有身重不爽、舌苔厚腻、大便黏腻等,都是典型的痰湿体质特征。

痰湿表现为重浊黏滞,在人体内形成后很难去除,在身体中存在时间久了就可能出现恶性的病变,很多“要命”的疾病都和它密切相关,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心绞痛、肿瘤等等。

中医里有“百病皆为痰作祟”一说,由此可见,痰湿体质是比较“危险”的一种体质。 解决之道,就是要学会加减两法并用。

什么意思呢?

艾灸中脘穴、足三里,可健脾益胃,起扶正的作用,相当于“做加法”,来增加脾胃运化能力,有助于清理身体当中的垃圾; 丰隆穴是公认的祛痰化湿的要穴,“丰隆”形容轰隆打雷,意指艾灸此穴能把体内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相当于“用减法”。

这样一加一减,标本兼顾,健脾祛湿,调理体质。很多人灸了说感觉肚子的肉变紧实了,嘴里也不会老是黏黏的,坚持灸一段时间,痰湿引起的各种症状,都会得到缓解。

06 湿热体质--养生关键词:清热

湿热质的人在我国南方较多,体内湿邪不化,加之热蒸,形成了身上既有湿又有热象这种体质。

湿气重的情况下,体内有热,湿热上蒸到面部会导致整个面部容易出油、脸上长痘等情况。另外,湿热容易灼伤血络,出现口腔异常,如口臭、牙龈出血等。

湿热体质以湿热内蕴、阳气偏盛为主要特征,想要改变湿热体质,艾灸曲泉穴、阴陵泉、三阴交是不错的选择,能够很好地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07 血瘀体质--养生关键词:活血

血瘀就像堵车,身体内的血液无法规律有序的运行。这类人的特点是:面色晦暗、没有光泽,脸上易长有大小不等的瘀斑,有黑眼圈,身体常常莫名出现淤青。

女性如果是这种体质,月经也会经常出问题,而月经有问题了,还容易导致不孕。

血瘀体质也是容易得“大病”的一种体质,比如冠心病、脑血栓、颈动脉斑块、脑梗塞等就常常“偏爱”血瘀体质。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血瘀的形成与肝郁气滞、血寒都有关系,故调理起来最好两者兼顾,在取穴上,要艾灸肝俞、期门、太冲等穴理气化滞,还要配合曲池、血海、三阴交活血化瘀。

血瘀体质的人,建议平时还可多喝山楂茶,取山楂 10 枚,冲洗干净,去核打碎,放入锅中,加清水煮约 20 分钟,调红糖进食(红糖不用放太多)。山楂可以活血化瘀,红糖可以补血生血。

08 气郁体质--养生关键词:疏肝

气郁的人经常郁闷、不高兴、生闷气,抑郁症患者中常见这种体质的人。而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这类人因为阴阳之气运行不利,所以出阳入阴都不顺,睡眠就不会太好,容易失眠,神经衰弱,这会进一步加重抑郁或导致其他疾病,甚至因为长期情绪不畅患上癌症。

气郁体质者中瘦人偏多一些。面部表情经常是郁闷、不开心的,老是叹气,面色发黄,没有光泽。气郁体质的女性,在月经前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乳房胀痛和小腹胀痛。

气郁体质的调节需要“疏肝行气、解郁散结”,把闷着的气疏达、散开。首先要学会调节心态,不要老往悲观的那一面想,要积极、阳光一点。其次可以通过艾灸帮助调节。

艾灸期门、膻中,可疏肝解郁、理气宽中,配合艾灸内关、神门,能宁心安神、调顺气机,对改善胸肋胀痛、头痛、睡眠不佳、经前乳房胀痛、都很有帮助。

09 特禀体质--养生关键词:补肺

这种体质也被称为过敏易感型体质,容易对气味、花粉、食物等过敏,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哮喘、皮肤起疹子等。

西医对于过敏,很多研究都是在过敏源上,但是有些过敏是防不了的,很多过敏源是切不断的。所以中医还是主张回到人本身,把体质调好,人就不用害怕千千万万个过敏源了。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特禀质的调理原则补肺益气,养血消风。

选用艾灸法,可以常灸风门、肺俞、尺泽等穴,可增强肺脏功能,稳固机体藩篱。

在饮食上,忌生冷、肥甘油腻及酒、鱼、虾、蟹、辣椒、咖啡、浓茶等辛辣、腥膻发物或其它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最后,提醒大家,以上说的各种体质,只是最常见、最基本的体质类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朋友,同时兼有两种或三种体质的特点。

比如常见的“复合型”体质有:

气虚阳虚——乏力、容易疲劳,同时又怕冷、四肢冰凉。

气虚血瘀——疲劳乏力、血运不畅、面色晦暗、有瘀斑。

痰瘀互结——胸闷、多痰、身体沉重。

属于“复合型”体质的朋友,可以将上述建议参合来看,选择适合自己的穴位进行三伏灸。

三伏贴

在中医看来,三伏天是养阳驱寒,治已病、防未病的好日子。

把冬季易发作、常发作的疾病或不适,在夏季驱散,也就是『冬病夏治』。在伏天敷贴的方法,就是我们熟知的三伏贴。

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通过穴位外治,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的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贴敷的穴位可参考三伏天不同体质的艾灸选穴,也可根据临床经验加减。

建议每次贴敷的时间选择为:头伏的第x天贴,中伏和末伏也选择相应的第x天贴敷即可。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三伏贴治疗,具体请咨询医生,切勿盲目操作。

PS:每年都有很多人盲目跟风,从网上购买三伏贴,自己贴敷出问题。这时候不要把个人问题归咎于三伏贴哦!

大家好,我是刘淹清大夫,关注@骨科刘淹清,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知识,有任何问题,想了解,都可问我,我根据几十年临床经验帮你分析分析,我愿和您一起守护健康!

(0)

相关推荐

  • 董瑞:中医辨证施治肺结节

    (一)辨病名之阴阳 "肺结节"现代医学又称为孤立性肺结节,是指影像为类圆形阴影,单发的,边界清楚,直径小于或等于30毫米的实性结节或亚实性结节病灶.肺结节按大小分三类,微小结节直径 ...

  • 青海,并不等于青海湖。#踏青正当时# #...

    青海,并不等于青海湖. #踏青正当时# #青海# #青海湖#

  • 寒冬清肺润肺正当时,新品“五白汤”了解下

    省市医保定点单位 "肺",不仅只包括肺脏而已,还涵盖了鼻子.鼻咽腔.支气管及肺脏等上呼吸道系统及下呼吸道系统.而冬季伤肺,主要是因为冬天气候主干燥,空气中的湿度下降,水分的湿润性自 ...

  • 重提“养不教,父之过”正当时

    王纪群 <三字经>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古代中国把家庭教育和学校(私塾)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然而,放眼如今的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关注,对教 ...

  • 巴菲特:《买入美国,正当时》附解读

    2008年10月16号,巴菲特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Buy American. I AM.> 翻译如下: <买入美国,正当时> 这场危机起始于美国金融领域并 ...

  • 五月减肥正当时 苗条身材吃出来

    减肥的话题一直都在继续着,都说三月四月不减肥,夏天徒伤悲,所以这个季节减肥是最好的,节食其实做好正确的方式也是可以有效的减掉多余的脂肪的哦,那么如何做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 多吃水果蔬菜 我们每天需 ...

  • “姜枣茶”,正当时

    喝姜枣茶最好的时间到了 从立夏到三伏前一天的这阶段,是喝姜枣茶最好的时候! 夏天其实是吃姜最好的季节. 经过一个冬天.一个春天,体内积聚的病气会比较多.夏天炎热,人体腠理是开放的,体内阳气空虚.此时喝 ...

  • 大荔新堡月季正当时

    艳阳高照,立夏来临.大荔县下寨镇新堡村迟开的月季这几天鲜艳夺目,正是最佳观赏时节. 作为月季第一村,各式各样月季竞相吐艳的往往是新堡村的.不过,今年大荔县和临渭区交界的来化宝塔周围的月季开的更早,似乎 ...

  • 立夏后,吃它正当时!早餐来一碗,调节食欲,驱寒暖胃还补钙~

    立夏过后,夏天正式到来,天气也是格外的炎热,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个时间段,该吃姜了. 生姜味道辛辣,吃下去后更是身体火辣辣的热,那为什么炎热的夏天反而要多吃 ...

  • 交叉融合,大有可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研究院奋进正当时

    哈尔滨讯(梁英爽/文)微风拂面,春花栖木,暖春时节的哈工大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处处勃勃生机.在这春意融融的时节,由哈工大数学研究院和数学学院共同举办的数学学科院士讲坛拉开帷幕.国际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