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民: 纪念王斌烈士
时值光天丽日,民浴化雨熏风,饮其水而思其源,受其惠而念其德,我们世代后人永远忘不了革命先贤。而万荣子弟,晋南人民,则更加怀念以自己的鲜血染红这片土地的王斌烈士。

王斌烈士是中华巨龙之雄种。他于一九一六年农历二月初二这个俗称“龙抬头”的吉祥之日,出生在万荣县北张户村一户劳苦人家。其禀性聪明,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广得知识。当时,富家厩有肥马,荒乡野有饿殍,鲜明的阶级对照,在王斌烈士的心灵上播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启蒙于《生活》周刊,觉悟于鲁迅著作,进而武装于马列文选,矢志铲除世道不平,争取人间自由。在曲沃县当杂货铺伙计之时,就主动发起组织了当地第一个“店员工会”。从此,这位龙的传人,于昂首之后,继之以扬威,在社会革命的大舞台上初露锋芒。
王斌烈士是民族解放之猛士。他的青年时代,面临着日寇侵华的严峻形势,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他,爱国热情沸腾于胸,抗日怒火燃烧于心,毅然加入抗日组织“牺盟会”和抗日新军“二一二旅”。既宣传鼓动,唤起民众;又奋勇参战,蹈身烽火。他认定中国共产党是抗日之中坚,民族之向导,遂于一九三九年光荣入党。后受中共太岳区党委委派,以牺盟会特派员身份活跃于晋南,在稷王山一带先后组建了晋南人民抗日武装组织“青干队”、“战工团”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日寇汉奸,与其他先烈一道开辟了稷王山区抗日根据地,同全国战区遥相呼应,密切配合,终于迎來了一九四五年的抗战胜利。

王斌烈士是阶级翻身之先驱。日寇投降后,蒋介石欲抢夺胜利果实,施行阶级压迫,唆使其胡宗南匪军向太岳三分区进犯,所到之处,鱼肉人民。王斌烈士举龙战玄黄之旗,吹鸡鸣风雨之号,开展了反进犯反压迫的阶级斗争。他接受党的安排,担任了汾南游击大队政委、队长,兼任了稷山县公安局长,与稷山县民主县长董警吾等同志互相配合,秘密活动于稷王山、峨嵋岭一带,发展武装力量达七百余人,成功地组织了下费村、侯禹公路、西北岭村,冰池、火神庙、西村庙、丈八沟等多次战斗,保卫和巩固了稷王山红色根据地;进而率部转战,与敌周旋,沉重打击了胡宗南匪军的进犯与压迫,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而贡献了力量。
王斌烈士是坚贞不屈之典范。他深知收获源于奉献,革命总有牺牲,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勇于献身,是共产党人之高尚节操,故能巍巍然无负其名。当阎锡山继胡宗南之后调集二千余人,大举围剿我稷王山根据地时,王斌烈士遵照上级指示,将所率武装化整为零,分散行动。他则与董警吾、王海清同志隐蔽于南仁村搞地下斗争。不幸被叛徒告密,于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五日遭匪抓捕,押至运城,备施酷刑。王斌烈士被匪徒用铁钉在身上疯狂乱扎,遍体鳞伤,鲜血迸流,但他毅然坚持革命信念,保守党的秘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匪徒狂叫着以乱棍殴打,王斌烈士严厉怒斥后高呼“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表现了共产党人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气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