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他突然要和我离婚,只因我做了这件事”

01

不可见的心理问题,

正在侵蚀你的家庭

“那个人看起来家庭幸福,事业顺利,为什么还会想着自杀呢?”

杨素接受访谈的时候说:

“直到两个月前,他割腕被送进医院,我都还一直以为我的婚姻很幸福,我嫁给了这个世界上最懂我、最愿意照顾我的人。

从07年恋爱到现在,每一次我事业上、生活上受挫,都是他鼓励我,陪伴我。他就是我的“大白”,我的精神支柱、人生伴侣。

可是我从没想过这样的他,也会有崩溃的时刻,也会躲在浴室里一个人痛哭,这些我都不知道。”

有一种抑郁症,叫做微笑型抑郁

这类抑郁症患者,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症状,平日里带上“微笑面具”在生活。

当他跟其他人在一起时,你会觉得他谦虚、幽默、温柔,但是私下里他内心极度地厌恶自己,没有自我价值感,总觉得自己根本不配活着。

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焦虑和无奈。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对身边的人,也有很多难以理解的时刻......

“他脾气差,对我指责打骂,为什么我还是离不开他?”——#依恋关系问题#

“就因为我排行老大,弟弟有事相求,父母就认为是理所当然”——#原生家庭创伤#

“我家孩子还不到15岁,他能有什么烦恼呀?怎么可能是抑郁!”——#青少年发展障碍#

异常心理和行为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通常伴随着痛苦和不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学会辨识异常心理和行为,掌握恰当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其实是在为我们自己、孩子和家庭加一道“保险栓”。

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可以用更直观的方式去简单判断身边人的精神状态,他是否还能承受?他需要哪些方面帮助?什么情况下需要送医?

另一方面,当家人朋友陷入抑郁状态,或者经历了重大的丧失或创伤事件后,我们知道可以怎样去提供陪伴,去共情和理解他们的内心状态。

近些年不断被曝光的儿童性侵、青少年自伤等事件,令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又让多少家长感到胆颤心寒。

作为父母,学会辨识异常心理与行为,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保护孩子远离潜在的危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

 02

辨识异常心理与行为的工具

每个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都会学习一本专业书《变态心理学》

它会教你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恐怖症、孤独症等各种异常心理的成因、诊断和治疗手段。

但对于我们来说,想要学习日常生活中对异常心理与行为的辨识,并不必成为一个心理专家。

宋立老师带读课程,就会以这本书为依托,带着你去完成3大学习目标:异常心理行为辨识能力、正确应对能力、给孩子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异常的体验,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家人和朋友。

理解异常心理的过程,也是我们理解自己,成长自己的过程。

跟随宋立老师,心理学经典书籍《变态心理学》带读陪护课学会辨识“异常”信号,守护家庭健康与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