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作文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一、写作指导

一篇文章怎样才能吸引读者?我想,除了新颖的立意和华美的语言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写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东西,那就是要有真情实感。

假如有一篇语言精美的文章,立意也还新颖,但就是不能吸引读者,要追其根源,便是作者没有付出真情实感。只有自己的真情之作才能感动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试想一想,一篇文章连作者自己都不能感动,又怎能打动读者呢?一位著名的化妆师曾说:“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此话妙极,它道出了为文的真谛:真情出至文。鲁迅先生说过,从喷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淌出来的是血。《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认为“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离骚》、《庄子》、《史记》、《红楼梦》莫不如是。好的文章,之所以能有使人达到“忘情忘我”境地之魅力,其关键在于一个“情”字。“一粒沙里看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看似平凡、细小、微不足道的事物,一旦到了作家笔下,却熠熠生辉,妙不可言,仿佛带着我们也“从最破最旧最平凡的处所,走进极乐世界”。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情”字——而且还要是真挚、湛醇的至情,便没有情绪的冲动、灵感的闪烁,也没有写作的好材料。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思想的泪和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情感永远伴随着生命,愈是真实的,就愈是动人的;愈是濡染了真情实感的思想,就愈是鲜活的。作文有了真情实感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因此,紧紧抓住并激活震撼心灵的情感是引发灵感的关键。

“感人心者,莫先手情”。没有真情,再高明的写作技巧也只是无水之舟。没有感情的文章就如同一具僵尸,有形而无神,是难以打动读者的。只有自己的真情之作,才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下面是我班学生发表在2003年《作文》第6期上的一段真情释放:

我与母亲并肩走在静寂无垠的旷野中。下了一早上的雪,地上已经很滑了。母亲穿着很大的胶鞋,每走一步都要用力才能使身子保持平衡,但她手中的伞始终罩在我的头上,并随着我的移动与风向不停地艰难地调节着角度。她那握伞的手冻得已经很难准确地说出它的颜色了,好像是一种低沉的灰色。乍一看,就像严寒中枯死的树枝。夹着冰粘的雪片无情地抽打在母亲的脸上和那仅穿着毛衣和外套的身上。飞舞的雪花与母亲花白的头发交织在一起,这使我的心里很内疚,一种咸涩的滋味涌向喉咙。

读完上述片断,你是否又受到了一次母爱的洗礼?作者之所以能把对母亲的感情诠释得如此精彩,正是因为他写出了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在本真情感的驱动下,尽情释放自我潜在的想像力、创造力,作文便具有了血肉,有了一个沉甸甸的生命质体。反之,缺少了真情实感,作文就不能成为具有更高美学品位的生命存在形式。

总之,作文原本就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它连接着健康的生命。如果我们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设法不断地把自己本真的情感引向生活海洋深处,为自己的个性和才情的展示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我相信你的笔下也一定会写出七彩华章!

[教你一招]

真情出至文

传说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当写到丫环哭杜丽娘之死时,汤显祖也跟着哭了起来,作者在创作的用情之深可见一斑。如此的真情,加上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牡丹亭》让后人为之拍案称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见,好文章都是“情之所动”的产物。所以,同学们只有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有可能在中考考场获得高分。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感情的文章呢?

首先要写身边的故事。学生最熟悉的莫过于校园生活与家庭生活,这其中透射出丰富而复杂的人生哲理。如果拥有一双慧眼,你就会发现可写的素材其实很多。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欢欣鼓舞;面对邪教肆虐,残害人的肉体和精神,我们义愤填膺;面对弱势群体的孤独无助,我们满怀同情;面对道德滑坡、真善美的日益缺失,我们忧心忡忡;面对校园内外种种不和的音符,我们激情涌动……

当然,仅仅有激情还不够,还必须让激情通过文字投射出来。常见的方法有:在布局谋篇中显现情感的起伏,在排比的句式中加大情感容量,在平静的叙述中让读者感同身受,在语句的选择中渗透情感倾向等。

二、范文引领

父爱,触动我的心灵

江西考生

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渐渐老了,他那硬朗的身体也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天比一天更加衰弱了。然而生活的困苦并没有压得父亲抬不起头。

唉!70元,怎么办呢!说来难以置信,在别人眼里,也许70元微不足道,而对于我家来说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我心事重重地往家走。因为我知道,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前天母亲看病还是给邻居家借的。怎么给父亲说呢?一进家,父亲就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父亲正斜着身子立在门旁,嘴角露出一片白烟,两眼炯炯有神地望着我。“放学了。”“嗯?”“怎么,有心事,干吗闷闷不乐?”“没有——没有”,我支支吾吾地回答。“哈哈……”父亲爽快地笑了,用手轻轻抚摩着我的头:“傻孩子,快说。”我望了望父亲那张慈祥而温和的脸,许久,才开口:“老师说,中考报名费70元,今天就要交。”我刚说完,父亲一转身就走出了家门。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父亲能到什么地方去借钱呢?

午饭过后,父亲一直没有回家。我失望地回到了学校。望着别的同学那大张的百元钱,我的心里甭提有多伤心了。突然,窗外有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进我的耳畔,是父亲,我惊讶而又欢喜得像刚出笼的鸟儿。父亲双手把钱递到我手上。“爸!这钱……”“噢!我把那棵枣树砍了。”“砍了?”我的双眼顿时模糊了,那棵枣树是死去的奶奶在父亲出生时亲手栽的啊!“爸爸,你!”“孩子,快,回教室吧!别耽误了课堂。”望着父亲的身影消失在茫茫人群中,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在心里暗暗的写好了一个报答。

如果说鱼儿离不开水,那么,我就永远离不开父亲。父亲是枣树,我是枣子;父亲是蓝天,我是白云;父亲是枝叶,我是花朵。在血浓于水的感情中,体验父爱的伟大,是我今生最大的荣幸。

评点:文章把我心情的矛盾,感情的真挚描写得栩栩如生,令人回味。典型的事件成功地表达了父子深情,表达了“我”对父爱的深切体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故事情节跌宕多姿,曲折有致,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结束语也写得很好:“在血浓于水的感情中,体验父爱的伟大,是我今生最大的荣幸。”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有力地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母爱,触动我的心灵

江西考生

那是新年刚过不久的一个早晨,我终于说动了母亲,固执地要出去闯一番事业。母亲是个不太爱言语的人,她只是默默地为我收拾行李,偶尔抬起头来问一句:“想好了吗?要想透啊!你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才行。”我一边埋怨一向沉默的母亲今天怎么如此啰唆,一面默默地看着母亲给我收拾行李。衣服是早就洗好了的,母亲把它们叠得板板正正,叠好后用手压了又压,按了又按,200元钱已经缝在了衣服的最里层,母亲还一再叮嘱要小心。我暗笑母亲的话,便不耐烦地催母亲快点走。在母亲仔细查了好几遍发现什么也没落下后,她就陪我上路了。

我与母亲并肩走在静寂无垠的旷野中,下了一早上的雪,天空阴沉沉的,风刮得树枝呜呜地响,像是谁在哭泣。地上已经很滑了,母亲穿着很大的胶鞋,每走一步都要用力才能使身子保持平衡,但她手中的伞始终罩在我的头上,并随着我的移动与风向不停地艰难地调节着角度。她那握伞的手冻得已经很难准确地说出它的颜色了,好像是一种暗暗的灰色,乍一看就像这严寒中的树枝。夹着冰粒的雪片无情地抽打在母亲的脸上和那仅穿着毛衣和外套的身上。飞舞的雪花与母亲花白的头发交织在一起,这使我的心里很内疚,一种咸涩的滋味涌向喉咙,想要对母亲说些什么,却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话,只好就这样默默地走着。母亲突然启动她那早已冻得发紫的嘴唇对我说:“你走后,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真想让你留下来陪我。”母亲的话让我一惊,原来母亲是舍不得离开啊!我的眼睛潮潮的。我自小便是在母亲的眼前长大的,从未离开过她。这次突然出远门,母亲当然放心不下。“没事的!妈,我会常来信的,您回吧!”“哎,”母亲应承着,说话却哽咽起来,“出门在外可不比家里,要照顾好自己啊!”我不敢看母亲的眼睛。“放心吧,我会的。回吧,妈。”我急忙转过身去,头也不回地走了,因为泪水早已爬满我的脸庞。

等我透过车窗向外看时,母亲竟还站在那儿。无情的寒风疯狂地撕扯着她的头巾,她就那么站着。雪比刚才更大了。漫天的雪片将母亲迎风一侧的身躯涂成了白色,掺着雪片的白发凌乱地散在她的脸上。母亲就这样站着,一动不动地站着。我摆摆手示意母亲回去,但她一动都没动。此时我才发现,一向强健的母亲竟如此瘦弱、单薄,我的泪水又一次泉涌而出。母亲,这一刻我是多么想留下来陪您啊!

车子渐渐地启动了,母亲那雕塑般的身影已根植于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永恒的牵挂。

点评: 很难想像一个初中学生能把母爱诠释得如此精彩,语言极富感染力。母爱是博大的,深沉的,母亲是我们人生路上第一位也是终生的导师。

母爱,触动我的心灵

江西考生

母亲下岗了。

那天,我回到家,屋子里很昏暗。母亲默默地坐在沙发上发呆。“妈,不舒服吗?”我放下书包想去倒开水。母亲拉住我,让我坐在她身旁:“你……想念大学吗?”“啊?”我感到惊讶,“想呀,您不是说将来竞争激烈,非让我考大学吗?”“妈……”母亲勉强笑了笑,说道:“妈就盼你有出息。”

又是一个周末,我早早回到家,却发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我便问一旁剥豆的邻居叁妈:“我妈呢?她不上班了呀!”大妈一脸疑惑,“你不知道?你妈下岗托我替她在菜场里找了份临时工,就在拐角,你去找……”我不等大妈说完,早就飞奔出去。穿过弄堂,“越”过菜市,刚到拐角处,我怔住了。

母亲穿着一身破旧不堪的工作衣,正弯腰洗鱼,沾满血污的手麻利地干着,一绺干枯而又焦黄的头发随风飘拂。突然母亲微微咳嗽起来,腰也伛偻着。咳了好一会儿,母亲捶捶胸,又直起腰来。一切我都明白了。我和妈妈的目光相遇,她尴尬地笑了。

我只觉得让妈妈为了我干这份差事,太伤一个男子汉的自尊。我的眼泪出来了。我走上前抚摸着母亲那双冰凉而又粗糙的手说:“妈,别干了,我……不考大学了!”母亲吃了一惊,嗫嚅着想说什么,但终究什么也没说。她陪我离开柜台喃喃地说:“妈虽然辛苦些,但总比闲在家里好……念大学不得积蓄一点钱吗?……”夕阳照在她那布满皱纹的瘦瘦的脸上,我这才发现她已经老了;干枯而焦黄的头发中竟添了缕缕银丝!我真想扑在她怀里大哭一场。母亲直起了腰说:“早点回家做功课吧。”便擒着铅桶向柜台走去。她把鱼放进桶中,然后倒在柜台上。她个子不高,自然十分费力,她踮起脚,努力抬高桶,仍没有成功,她搬来一个木箱垫在脚下,身体向左倾,借助右膝盖才把铅桶拎起。我想帮她一把,她却叫:“不要你帮,手都弄脏了。”我禁不住母亲的催促,只得往回走。

西下的太阳照在街道和菜场上,金光灿烂。在弄堂口,我又转身去看母亲,她的腰挺得直直的,干得正起劲……她将那一抹光辉洒向我,我感受到阵阵的温馨……

我眼前悬挂着一幅画面:母亲穿着工作衣,拎着铅桶抒鱼倒在柜台上,踮起脚……人们常说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如果说世上还有最美的画,我要说不是雷诺阿,也不是莫索奈,而是这一幅!

点评:文章较好在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在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中,不仅突出了母亲对儿子的厚爱并为之心甘情愿地付出辛劳,更洋溢着“我”从母爱中所感受到的真情实感。以情动人、情真意切。

三、写作训练

1、片段作文:

补充所给句子,以此开头,写一段文字,以描写为主,富有真情300字左右。“路过__________,偶一抬头,______”

2、篇章训练

生活中处处有掌声,运动场上有掌声,领奖台下有掌声,歌舞剧院也有掌声;课堂上有掌声,亲友相聚也有掌声……掌声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送给可敬的人、可爱的人、可贺的人,也可能送给讨厌的人;掌声还有不同的作用,可以让人奋起,让人激动,给人鼓励,有时也让人尴尬、沮丧……掌声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真心为别人鼓掌,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鼓倒掌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朋友,掌声能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掌声”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所写内容必须在“掌声”这个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