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汉口.江汉关大楼


江汉关大楼,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496/Ⅴ-23,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1924年。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江汉关大楼是近代汉口海关办事机构。1861年,英国政府根据《中英天津条约》设立汉口海关——江汉关。江汉关大楼于1921年兴建,由英国建筑师恩九生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

大楼由主楼和钟楼组成,通高40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筏形基础。主楼四层,钟楼四层。江汉关大楼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英国钟楼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一度成为汉口城市的标志。

江汉关,现在还是海关,只能远观,不能进入。

这样的建筑,搁在欧美,也就是一幢寻常的办公楼,算不上稀罕。但到了咱们这里,毕竟是个异物,自然也就奇货可居了。

评定星级:★★。


















 江汉关大楼(Hankow Customs House),位于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会处,由英资思九生洋行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民国十一年(1922年)动工,民国十三年(1924年)落成,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三座海关大楼之一。 


 大楼坐南朝北,呈对称布局,通高41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筏形基础,由主楼及其顶部的钟楼组成,建筑四周由数量不等、风格独特的廊柱环绕装饰。主楼4层,底层为半地下室。钟楼高约23.1米,钟面嵌于四壁,直径4米,每日按时敲钟,按刻奏乐,报时曲为《威斯敏斯特钟声》。钟楼顶置风向标,设瞭望台。江汉关大楼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英国钟楼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一度成为汉口城市的标志。


前清咸丰八年(1858年),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第十条规定,增辟汉口为商埠。咸丰十一年十二月(1862年1月)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在汉口成立江汉关税务司


江汉关由江汉关税务司和江汉关监督公署两部分组成,隶属于海关总税务司署。我们通常所说的江汉关是指税务司。江汉关的负责人为税务司,实际只听命于清廷任命的英籍总税务司,而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江汉关监督由湖广总督选拔任用。它的主要任务是对进出口运输工具、货物、旅客行李物品进行监管,征收关税和查缉走私。还监管邮政、气象、航道、航务、港务、检疫等非海关业务。


1863年1月1日江汉关正式开关,所有在汉口报关的货物,都由江汉关税务司正式征收正税。


1876年9月13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其中规定长江之安庆、武穴、沙市等六处,准许轮船停泊,上下客货。这六处的稽查事务由江汉关监办。1908年1月19日,江汉关税务司搬至旧英租界工部局大楼办公。同一时期,江汉关监督公署迁至1905年在德国与法国租界间拆除旧城墙的官地上兴建的新办公大楼(今一元路5号武汉市档案馆)。


新江汉关大楼在旧英工部局大楼原址拆除修建,于1921年破土动工的,历时3年,1924年落成。由英国建筑师恩九生设计,汉协盛营造厂修建。它位处沿江大道90度转角的特殊部位,外观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特征,楼高83.8公尺。江汉关大楼无论从外观还是建筑质量,都堪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江汉关”三个大字由当时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著名书法家宗彝所写。今天,江汉关不仅只是一历史性建筑物,而且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它是汉口开埠的见证人,它是武汉沧桑经历的纪念碑。


从1862年起到1949年止的80多年中,外籍税务司制度是支配江汉关的半殖民地海关的核心。历任江汉关税务司共32人,除4人是中国人外,其余都是外国人,中国籍税务司仅占12.5%。1949年5月武汉解放,江汉关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江汉关旧照

管到我们信阳鸡公山界了

(0)

相关推荐

  • 【湖北老建筑-武汉:江汉关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汉关大楼位于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会处,由英资思九生洋行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民国十一年(1922年)动工,民国十三年(1924年)落成,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 ...

  • 江汉路,不倒的武汉地标

    六渡桥.江汉路,汉口曾经的中心.六渡桥上世纪末没落了,辉煌不再:江汉路大纛不倒,节假日百万外地学子打卡之地,每年的最后一天,万人在这条街上聆听江汉关敲响的<威斯敏斯特>,迎接新年. 汉口人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北京福绥境大楼

    从白塔寺到鲁迅博物馆,是一片有些杂乱的胡同区.由于白塔这座世界级古迹的存在,塔下的胡同区至今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的拆改,也少有高大建筑,唯一的例外是白塔西北面的福绥境大楼.从鲁迅博物馆出来向东顺着墙走,不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天津渤海大楼

    如果说当时北京城里的胡同.四合院是一种传统的民族国粹,处处体现出浓厚的"京味儿"文化的话,那么天津却是一座充满"洋味儿"的.富有浓厚异域特色的城市. 其特有的浓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北京长途电话大楼

    [21]铁塔安装工程纳入定额体系 [22]中国铁塔极有可能只在香港上市 [23]2016-2017年通服企业上市情况 [24]一个投标经理的标书检查笔记 [25]通信业工程总承包变革在即 U学在线在&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北京电报大楼

    历史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之北京电报大楼]骑着绿皮摩托,穿梭在四九城纵横交错的胡同里,隔着当街老远扯着嗓子喊上一声"有电报",这是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北京城里常见的光景.西城区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西安报话大楼

    西安城内,北大街上,在西华门十字的东南角,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报话大楼.它建成于1963年,距今还不到60年,在千年古都西安城里,算非常年轻的建筑了!但是,它却成为陕西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芜湖老海关大楼

    前言 芜湖老海关大楼,位于在芜湖中江塔偏北的地段,滨江公园文化活动中心附近,是芜湖江边一座标志性建筑.从1919年建成至今,这座老海关矗立于浩浩长江之畔,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芜湖近代沧桑巨变,成为我们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中山东一路26号扬子大楼

    中山东一路26号是农业银行外滩支行办公楼,旧时这里是上最早成立的保险业机构之一杨子保险公司大楼.杨子保险公司全称杨子水火保险公司,是1862年由美商旗昌洋行大班发起创建的保险公司,开始只是构.外滩26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

    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始建于1925年,由中国建筑师过养默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前部有三层,中间五层,后部七层,正中为五开间科林斯式立柱构成的柱廊,柱高两层,挑檐上部有三层,三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开滦矿务局大楼

    --开滦矿务局大楼 开滦矿务局大楼在和平区泰安道5号,原为中共天津市委. 开滦矿务局大楼建于1919--1921年,由英商同和工程司美籍工程师爱迪克生和达拉斯设计. 开滦矿务局大楼总建筑面积9180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