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耕说字——常

(0)

相关推荐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65

    6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65

    第四卷治外篇 A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反乃至于大 ...

  • 《道德经新译》第十三章:小国寡民 安居乐业

    <道德经新译>第十三章(第四章国篇) 小国寡民 安居乐业 (原第80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

  • 葉欽民-老子(38-81)

    葉欽民撰於台北2021.02底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 ...

  • 文耕说字——道

    [道,西周金文] 道,不可说.也说不清. 可是,不说又不行. 不过,从文字字形和演变角度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我们中国有独特的文化--文字, 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最古老而且依然在使用的文字. 经历了几千年 ...

  • 吾与我,不分明,文耕说字——吾

    [吾,毛公鼎铭文] 弟子规有句: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这里说的是要回答自己的名字,不要说:我,或者吾. 不分明说的不是吾和我的意思,而是吾与我不比告知对方名字更直接. 回答我或者吾,人都不 ...

  • 天天向上其实很有深意。文耕说字——上

    道德经中有句: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孝经中有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毛老爷子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老爷子还说过一句话: ...

  • 病是怎么来的——文耕说字

    [病的来历] [疒(病),甲骨文字典] [疒,甲骨文写法,书法字典] 疒,甲骨文字典有收录,同病. 疒,会意字,从人,从 ,就是床. (在说文解字中,疒的发音同讷) 象人有疾病,倚箸而有汗滴,卧床休息 ...

  • 文耕说字——兵

    [兵,甲骨文字典] 兵的甲骨文写法属于会意字. 从斤,从共. 斤在上古社会,指的是斧子,一种短兵器. 共,就是双手,双手拿着斧子,就是兵的本意. 做名词用,指的是兵器,拿着这种兵器的人,就是士兵. 在 ...

  • 【文耕说字】盘古开天与天书奇谭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不仅有5000年的传承,而且还有一个特点--未曾中断.历史典故中包含了民族的智慧,我们要从故事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文字. 中国和其他几个古文明 ...

  • 坚强了不是好事吗?怎么就是其死也坚强?文耕说字——木

    为什么说文字里面有智慧?所谓文以载道? 为什么中国文化能够传承5000年至今,还未曾中断? 从下面的一组甲骨文中,希望大家会有一定的启发. 甲骨文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象形字. 如果了解了象形字这个概念 ...

  • 文耕说字——祸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福之祸所依,祸之福所依.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说起福祸,中国人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直接的取舍. [五福临门] 什么是福呢:就是五福临门. 所谓五福 ...

  • 文耕说字——足

    [足,演变,汉典] 足的演变,如上图所示. 其中甲骨文的写法,非常简单象形, 包括人的小腿和人的脚. 即说文解释的:上像腓肠下从止. 这里的腓肠:其实就是俗称的小腿肚子. 医学名词中,小腿肚的肌肉,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