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姐姐生前立遗嘱将房产赠与弟弟,并规定在丈夫再婚前有居住权!没想到麻烦大了……
相关推荐
-
学习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六条 【监护人送养孤儿的特殊规定】
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理解与适用 [条文] 第一千零九十六条 监护人送养孤儿的,应当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有抚养义务的人不 ...
-
《民法典》,老年人的护身宝典 ——漫话民法典中保护老年人的几个亮点
作者简介 王振华系原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原上海市老龄办调研员,现为上海市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理事 <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是我国立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 ...
-
居住权如何设立
居住权如何设立 [引言]随着<民法典>的出台,在房屋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居住权.这种对他人享有房屋享的占有和使用的权利,该如何设立呢? 其一[居住权概念]居住权就是居住权人与产权人按照 ...
-
意定监护支持民事信托交流实录(上)
嘉宾简介 杨涤非老师 普陀公证处资深公证员 杨涤非老师是资深的公证员, 对于遗嘱.监护有丰富的经验. 杨欢老师 知名教师万向信托监护支援信托项目负责人 现任万向信托慈善信托部的信托经理,也是监护支援信 ...
-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71条)|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适用什么规定
设立居住权有哪些方式?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适用什么规定?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编"物权"第三分编"用益物权"第十四章&quo ...
-
“房子归女儿,再婚妻子有权居住”遗嘱有效吗?
大众网 2020/12/30 10:11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源源 通讯员 吕蓉蓉 老父亲去世前留下一份遗嘱:名下一套拆迁安置房归女儿继承,但再婚妻子享有居住权.这份遗嘱有效吗,又该如何继承?近日,雨 ...
-
学习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四条【送养人的范围】
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理解与适用 [条文] 第一千零九十四条 下列个人.组织可以作送养人: (一)孤儿的监护人: (二)儿 ...
-
万方:无因管理对成年监护制度的填补
万方,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21JJ017). 摘 要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运行正经历着从传统罗马法上 ...
-
以案释法|就因遗嘱少写了几个字,一半的遗产落入他人手中
随着新冠疫情的常态化.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到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运用法律.金融的工具,让自己的财富不遭受巨大的流失. 遗嘱成为寻常百姓运用最多的一个工具, ...
-
以案释法 | 北京一心机男,利用遗嘱瞒天过海,争到三套房
经过全民普法,很多人开始注意到遗嘱的重要性,可以说,遗嘱是继承纠纷案中战无不胜的利器,被继承人有权利通过遗嘱分配自己的合法财产. 家住北京大兴区的孙先生,就深知遗嘱的重要性,通过瞒天过海的方式,争取到 ...
-
以案释法: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有罚款权吗?
在建设工程施工领域,往往会出现监理单位对实际施工人就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进度滞后.质量等问题进行罚款,那么监理单位究竟有无权利对施工人进行罚款呢? 2013年9月,青海某建设公司和胡某签订一份<工程 ...
-
以案释法:抚养纠纷案件裁判要旨归纳总结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抚养纠纷是指父母双方因子女抚养问题产生矛盾引发的案件,一般包括抚养关系纠纷和抚养费给付纠纷两种类型.该类案件涉及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等多重关系交织,因此不仅要审查涉案家 ...
-
【以案释法】男子7万买的房子拆迁能赔237万,卖家反悔了,法院怎么判?
20多年前完成的一桩农村住房买卖,因为拆迁引发纠纷,卖方反悔把买方告上了法庭.房屋所有权与拆迁款最后何去何从? 日前,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因拆迁引起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以买方支付卖方 ...
-
【以案释法】最高法院判例:就同一行政行为以相同或近似理由再次起诉属重复起诉
[裁判要旨] 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撤回起诉后,原告对同一行政行为不得以相同理由再次提起行政诉讼,有不同于第一次起诉理由的其他"正当理由"的除外.所谓"正当理由",通 ...
-
以案释法丨对不符合撤案处理的案件予以撤案,作出撤案的错误决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四人行为均已构成玩忽...
王某滥用职权二审刑事裁定书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 刑 事 裁 定 书 (2016)内05刑终51号 抗诉机关(原公诉机关)扎鲁特旗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某,男,因涉嫌滥用职权罪 ...
-
以案释法 | 昌吉市一女子在法庭上作虚假陈述被罚2万元
以案释法 婚约财产惹纠纷,虚假陈述要不得 法庭上难免会出现这类情况--原告和被告就某件事情各执一词,其中一方提供了看似无疑的实质证据.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法庭上作虚假陈述,必然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近日 ...
-
以案释法|出售自己的银行卡也构成犯罪?
哎!朋友,最近手头有点紧,有没有什么赚钱的路子啊? 这你可就问对人了!我最近在做收购银行卡的生意,一张银行卡2000元,你卖不卖? 还有这样的好事? 那可不,只要用你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手机号码卡.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