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在明末的发展面貌

(0)

相关推荐

  • 宋明理学到“台港新儒家”的来龙与去脉

    ​尹:理学还是心学更接近儒学的正宗?能否梳理一下宋明理学的传承图谱,还有心学与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关系问题? 周:就是讲宋明理学?这个图谱师承,我刚做完一个国家课题,叫<周敦颐与宋明理学>, ...

  • 理学的分野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联系: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称"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q ...

  • 听倪培民教授讲儒学: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的转折

    倪培民,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大学教授.1954 年生于上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 年考入复旦大学,获复旦大学哲学学士(1982),西方近代哲学硕士(1985),并被推荐赴美国康涅狄克大学深造 ...

  • 杜宇|与巫教授谈心学书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加关注   齊斎随筆 人文|情怀|半纸书|文化|掌故        巫半文教授是新儒家代表人物龚鹏程先生的高足,今日备课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与其讨论如下: 杜宇 ...

  • “慎独”的来历

    头条问答有个问题:国学中的慎独是什么意思? 我答了个文不对题.挪到这里.存个档. ------------------------------------------ 慎独这个概念,出现的比较晚,也不 ...

  • 张新国|“心学”在明末的发展面貌

    刘宗周(1578-1645),初名宪章,字起东,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母亲章氏怀着他五个月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因为家里贫穷,年幼的刘宗周就随着母亲在他的外祖父章颖家生活.外祖父很重视刘宗周 ...

  • 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什么新发展?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 ...

  • 王阳明心学在儒家发展中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儒家的源流和传承,可分为先秦儒,汉儒,唐儒,宋儒,明儒,清儒. 先秦儒,周公,孔子,一脉相传.比如诗书礼乐,君子六艺,这都是周朝的官学.周天子式微,周朝走向没落,孟子荀子,应运而出,要站出来回答怎么匡 ...

  • 从王守仁的追封诰命看心学的艰难发展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阳明在平定广西兵变后,回师途中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此时他的头衔还是"新建伯".而到了隆庆二年(156 ...

  • 从钱德洪的《刻文录叙说》看心学的发展脉络

    从师生关系上讲,徐爱和阳明先生是最亲近的,但钱德洪是跟随阳明先生时间最长的,也正因为这样,钱德洪最有资格编撰<王阳明全集>,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刻文录叙说& ...

  • 王阳明心学智慧:不争,是成年人最大的格局观!

    老子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与人争来争去,往往得不到好后果.由此可见,不争才是最大的争!爲人处世中,争与不争二者是一模一样的.若能拥有"水德" ...

  • 王阳明,一代国学宗师,阳明心学更是儒家思想乃至中国哲学的升华

    与大多数陈陈相因.谨守朱子门户的科举士子不同,王阳明在年少时已游历了北部边塞,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王阳明一生狂狷不羁.坎坷传奇,阳明心学的完整构建,标志着儒家思想又一次通过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而得以重 ...

  • 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陈献章开启先河,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