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从何而来

中医的基础在于阴阳,阴阳从何而来?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从阴阳中来,阴阳从何而来?

阴阳就只是书本上的名词吗?

阴阳为何频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什么阴阳呈现的方式是太极图?

......

我们的文化,有太多太多的未解之谜,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阴阳看作了迷信,把中国文化的根给丢了。

阴阳的根源在何处?

《周髀算经》提出:春秋分者,阴阳之修,昼夜之象。

这很直接的阐述了春分秋分这两天,昼夜等长。

昼夜为一日之阴阳,那么一年之阴阳又从何界定呢?

《周髀算经》:故冬至从坎,阳在子,日出巽而入坤,见日光少,故曰寒。夏至从离,阴在午,日出艮而入乾,见日光多,故曰暑。

这段话对阴阳做出极为清晰的界定,一年阴阳的分割点就在冬至和夏至这两天。

从太阳系形成,到今天为止,甚至未来无限岁月里,阴阳的概念会永远正确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每一年都会有日影最长的一天,也会有日影最短的一天,这就是道的根源。

阴阳的概念,犹如数学的公理,是正确的,是毋庸置疑的,是永恒的,是循环往复的!可是当今社会,很多人提到阴阳就联想到封建糟粕,是何其可笑的,又是何其愚昧的。

中华文化的起源不在书本里,书本记载的很多内容,都因时间的推移而缺失了,逐渐成为谜一样的存在。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古圣先贤的智慧,既然中华文化存续了上千年,既然《易经》作为群经之首流传了上千年,既然《黄帝内经》作为中医临床指导理论使用了数千年,中国文化,阴阳理论就应该有其存在的道理。

所以当你对一件事物不理解的时候,不要妄加否定,更不能以自己当前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来限定这个世界。不假思索的人云亦云,才是限定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当你对阴阳的概念理解了,《黄帝内经》也就慢慢的懂了!《易经》也就慢慢的通了!中华文化的根也就逐渐浮现在你眼前了。

阴阳简单吗?非常简单!只是我们缺失了辨识阴阳的眼睛,才无法看清这错综复杂的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