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学论语(12):规则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规则却万万不能!
作者曰:
《论语》,可谓是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圣经》!
但现代中国人却几乎不读了!我也不例外。当年学过的几篇文章,早已淡忘,只留下模模糊糊的只言片语,也似懂非懂。
如今我已年过四十,有了些人生阅历,也略懂些中国的历史文化了。我想,现在是时候,再好好学一学《论语》了。
我打算跟随历史学家钱穆的《论语新解》,一句一句去领略这数千年来中国人最精妙、最睿智的人生智慧。如果你也有兴趣,那就一起吧。
(一)学而篇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追寻古义】
有子,一个几乎没有任何事迹记载的、孔子的最重要的弟子之一。
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论语》第一篇中的三句话。
1、《论语》的第二句,讲孝是防止社会动乱的根本方法。(万象学论语(2):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救苍生于水火?)
2、然后是这一句,讲礼的目的是和谐。
3、还有下一句,讲言行需遵循的准则。
这三句话,可谓是儒学的根本大法。《孟子》记载,孔子死后,众弟子打算奉有子为“孔子”,结果被曾子阻止了。可见有子的地位。
礼之用,和为贵。
礼,本意是用美玉美酒祭祀祖先和神灵。引申为礼仪、礼法、做事的行为规范和制度。
用,甲骨文是装祭祀牲肉的桶,引申为用处、效果、花费等。
和通“龢”,左边是一排各种乐器,右边表发音。这些乐器一齐吹奏,声音悦耳动听,显得很调和、和谐。
贵,甲骨文是上面两只手,下面是“土”。用手抓起泥土,或者耕种土地,表明农耕社会土地是最宝贵的。战国后,“土”变成了“贝”,贝是货币,钱变成了最宝贵的。
礼仪规则的用处,最宝贵、最重要的是达到和谐。也就是,礼的目的是和,社会规则制度的目的是让人群和谐。
先王之道,斯为美。
先王,指古代圣贤君王。道,大路,指治理天下的方针。
斯,代词,这个。指代上一句话,意思古代君王就是按照“礼之用,和为贵”这个方针来治理天下的。
美,有人以为字形是“羊大为美”,其实不对。甲骨文来看,上部并不是羊,而是羽毛之类的装饰物。一个戴着头饰的人,是美的,引申为美好。
古代圣贤君王治理天下,就是用的这个方法,真是美好啊。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很多人把这两句分开来说。“小大由之”,指先王之道,不管小事大事,都按“和为贵”的方式来处理。“有所不行”,也有行不通的时候。什么时候呢?见后面几句。
我不认同这种解释。因为本章最后一句是“亦不可行也”!
亦,甲骨文是一个人左右两点,指示腋下。左边有,右边也有,所以亦是也的意思。
“亦不可行”,也不可行,表明前面还有另一种不可行的情况,那就是“小大由之”。
“小大由之”,小大指的是什么呢?
《论语》中,“小”字用的最多的情况,就是小人,指平民百姓。对应的,大人,一般指公卿贵族。可见在当时,平民和贵族的差异,从体型大小上,一眼就能看出来。
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差异明显,如果任由他们相处,行不行呢?
人群相处,自然而然会形成某种相处的规则,即所谓礼。如果任由发展,就可能存在一些“坏”规则。这些“坏”规则,不导向“和谐”,反而使矛盾激化。激化到无可忍受,就会爆发冲突,引发社会动乱,酿成大祸,所以有所不行。
有所不行,意思是有时候不行,也就是有时候没准也行。有子并没有把话说得那么绝对。
小大,也可以指泛指一切有差异的人,如父子、兄弟、师生、男女、夫妻等等。
人之间有差异,心中在意的事,做事的方式方法就会不同,就会产生冲突。冲突大了,就会酿成大祸。
规则的目的,就是要消弭冲突,达到和谐。如果任由之,不去管有没有规则,也不管规则是不是导向“和谐”,那么结果很可能就是不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道理都是这样的。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和通“龢”,是多种乐器合奏,每一种乐器都处于合适的位置,都得到了发挥。和,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处于情理之中,处于能力范围之内,而不至于困顿、绝望、焦躁、愤怒。
可见“和”,是人群相处的美好状态。之前我们讲过,儒家追求的“仁”,就是人群相处之道的统称。这就很清楚了。和,是儒家追求的目标;仁,是达到目标的手段。
知道了目标,我们就朝目标努力吧。为了求得和谐,我们遇到冲突就回避,一味地和稀泥,也不用管什么规则不规则,这样行不行呢?
这样也是不行的。一则,回避冲突并没有真正解决矛盾,矛盾依然存在。二则,如果没有规则,处理冲突的方式就是不确定的,冲突双方难以达成一致。三则,很有可能会形成逞强凌弱的“坏”规则,表面的“和谐”压抑着更大的冲突,不知何时将火山爆发。
这一章说出了儒家追求的目标,以及实现的基本方针,委实重要。
规则,包括风俗习惯、制度、法律等,是为了和谐,是为了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和,是规则的目标。能达到目标的规则,就是好规则,不能达到的就是坏规则。要根据目标,去调整规则,而不能一味地死守规则,忘记了目标。
要达到“和”的目标,一定需要有规则。为了和而和,一味地和稀泥,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总结为一句话:规则的目的是和谐;规则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规则却万万不能!
【白话翻译】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1.12】有子说:“礼仪制度的作用,重在和谐。古代君王治理天下,好就好在这里。不同的人,任由他们相处,通常是行不通的。只知道要和谐,为和谐而和谐,不能用礼仪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