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气虚论治精神抑郁症

原标题:从肝气虚论治精神抑郁症

精神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病 , 以情绪低落、兴趣降低、快感缺失、思维和运动迟缓、自我评价低、食欲和性欲减退、失眠或多睡为主要临床表现 , 常伴神疲乏力、纳食减少、周身不适等。属中医“郁病”范畴。根据景岳《大宝论》“一身之活者 ,阳气也” , “热为阳 , 寒为阴 , 热能生物 , 寒无生意”的论述 , 认为上述诸症属于阴证 , 为阳气不足之象。而阳气不足的脏腑归属主要在肝 , 即肝气虚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 , 补肝气法为其治疗的重要方法。运用于临床 , 收效显著。

理论依据

抑郁症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内向型性格者 , 以心境低落为主的情感表现是其最早和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中医认为 , 情志活动以五脏功能活动为基础 , 而五脏的功能活动又赖于气机的调畅。因为肝属木 , 主疏泄 , 调节气机 , “主元气的萌发 , 为气化发生之始” (《医学衷中参西录》 ) 。故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 则气机调畅 , 气血和调 , 精神舒畅。若肝脏气虚 , 生发无力 , 疏泄不及 , 则出现郁郁寡欢、焦虑。现代研究表明 , 肝气虚的临床特征以女性、中年、人格特征不稳定、倾向内向或内向居多 , 情绪异常以焦虑、抑郁为主, 证实了本病与肝气虚的密切关系。

此外 , 抑郁症还出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胸闷、胸痛、胁肋不舒、两目昏花、听力下降、纳差、失眠多梦、女性性感缺失和闭经、男性阳痿等。从中医学角度看 , 肝为“罢极之本” , 在体为筋 ,“肝气衰 , 筋不能动”(《素问·上古天真论》 ) ,出现疲乏、运动迟缓。肝经穿过膈肌 , 分布于胁肋部 , 肝气虚则经络不畅 , 出现胸胁肋满不适 , 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 ,下则两肋月 去满。”肝开窍于目 , 通气于耳 ,“虚则目疏疏无所见 , 耳无所闻” (《素问·脏气法时论》 ) 。肝藏魂 , “肝气虚则梦菌香生草 , 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 (《素问·方盛衰论》 ) , 出现失眠多梦。因胆附着于肝 , 胆汁由肝的余气化生而成 , 故“肝气始衰 , 胆汁始减”(《灵枢·天年》 ) , 不能疏泄水谷则纳食减少、大便不调。如《血证论》说: “木之性主于疏泄 , 食气入胃 , 全赖肝木之气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 设肝之清阳不升 , 则不能疏泄水谷 , 渗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肝经绕阴器 , 气虚则作强不能 , 性欲减退。

展开全文

辨证要点

总结本病的临床特点, 认为抑郁症肝气虚证有以下特征:

1:悒悒不乐、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为主的情感障碍 , 可伴有焦虑、烦躁;

2:精力减退、思考能力下降、神疲乏力、行为懒散为主的思维和运动迟缓;

3:腹胀纳呆、面色灰滞萎黄、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 伴肝经所过部位出现不适;

4:脉象和舌象呈虚寒之象或变化不大。

如出现上述种种征象即可运用补肝气法治疗。《诸病源候论》提出的“肝气不足 , 则目不明 , 而胁拘急筋挛 , 不得太息 , 爪甲枯 , 面青 , 善悲恐 , 如人将捕之”及张锡纯提出的“左脉不起”可作辨证时参考。

治疗方法

治疗抑郁病肝气虚证 , 笔者宗《内经》提出的“辛补”、“酸泻”、“甘缓”和张仲景提出的“补用酸 , 助用焦苦 , 益用甘味药调之”之大法 , 临床常用滑伯仁的补肝散 (山萸、当归、五味、山药、黄芪、川芎、木瓜、熟地、白术、独活、枣仁) 为基本方。方中以黄芪、山萸、白术补肝气。张锡纯认为黄芪、萸肉为补肝气要药 , 谓:“黄芪性温而升 ,以补肝有同气相求之妙”,“萸肉得木气最厚 , 温补酸收中大具开通之力 , 其性不但补肝而兼能通利气血。”(《医学衷中参西录》 ) 宜重用。用山药补脾肾 , 培补生气之源。因气血互根 , 气少血必虚 , 且肝有体阴用阳的生理特点 , 故用熟地、当归养血 ,枣仁、五味、木瓜酸甘养阴 , 补肝体以助肝用 , 以收阳生阴长、刚柔既济之用。配川芎调血 , 李时珍谓其“升补肝气”。风气通于肝 , 用独活可引药入肝 , 助肝用事。本方辛散配酸收 , 温而不燥 , 补而不腻 , 体现了肝脏的用药特点。然后根据病情进行加减 ,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者加丹皮、地骨皮; 脘腹痞闷、舌苔腻者加香附、菖蒲、苍术; 烦躁、烘热者加黄连、肉桂; 胸胁刺痛、月经色黑有块、舌黯者加郁金、丹参。

本文摘自“五脏大通论”头条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源于网络

版权归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 网络

请关注

老爷子碎碎念频道

公众号:其其的闲言碎语

请关注

小猫医话青岛站

公众号:平度太德医院

你的小伙伴就能在“看一看”里,

责任编辑:

(0)

相关推荐

  • 肝——主疏泄而藏血

    说起五脏,很多人并不感到陌生. 中医里的五脏是指肝.心.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人体五脏各司其职. 肝主疏泄而藏血 肝主疏泄,疏,是疏通,畅达:泄,是排泄,宣泄.肝主疏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 其一是 ...

  • 木在藏为肝

    ​木在藏为肝: 五藏配属五行 肝能舒畅.条达.升发气机 五行属木 解读: 五行学说依据 五行各自特性 归类自然界的 各种事物和现象 从而构建 五行系统 事物和现象 五行归类的方法 主要有两种: 取象比 ...

  • 从肝气虚、肝阳虚论治慢性乙肝

    [摘要]:素有"肝无虚证肾无实证"之说,盖认为肝为刚脏主升主动,易于阳亢,化火生风,不易致虚寒.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迁延不愈究其根本,实乃人体阳气虚弱,正虚不能抗邪或正虚邪恋,邪盛 ...

  • 程为平从虚论治痫证

    ​痫证的病因病机是风.火.痰.瘀.郁等,但归其因多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而致肾精亏乏.髓海空虚.脑神失用而致痫. 在治疗痫证方面,主张从虚论治,补肾填精,益髓养脑,补虚断痫,治疗效果明显. 方以首乌黄精 ...

  • 一个妙方,补气血两虚,治恼人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所以内伤外感,皆可引起头部不适,头痛 ...

  • 补肾虚,治腰痛,这个方子不得了

    小编导读 腰痛是常见的病证,虽然看着问题不大,但中医讲"腰为肾之府",其实背后隐藏着的很有可能是肾虚的大问题.如何判断是不是肾虚引起的腰痛?在临床中有没有针对此治疗的效验方?在今天 ...

  • 肝气虚与肝阴虚症状及用药(截图)

    肝气虚与肝阴虚症状及用药(截图)

  • 心、肝、脾、肺、肾、胆6种气虚,6种补气中成药,医护人员偷着用,建议收藏!1、肝气虚——医护人员偷着...

    心.肝.脾.肺.肾.胆6种气虚,6种补气中成药,医护人员偷着用,建议收藏! 1.肝气虚--医护人员偷着用--柴胡舒肝散 2.心气虚--医护人员偷着用--养心生脉胶囊 3.脾气虚--医护人员偷着用--人 ...

  • 患者:不管啥上中下焦阴阳虚都治不了顽固口疮?医生:我治40愈38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445期 #非常病例#今天是我连续分享关于口腔黏膜障碍性疾病以中医中药方法为主同时兼顾西医西药和其他各种治疗手段的人文科普的第445篇. 想来这几天,有个条友的留言或评论 ...

  • 风湿漫谈 | 从湿、瘀、虚论治类风湿,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医学指导: 广东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黄闰月 教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病""痹症""历节"等范 ...

  • 经方辨治“精神抑郁症”

    导读:从中医的角度看抑郁症,既是情志的疾患,也涉及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症状表现千变万化,就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记载看,仲景已从多个章节中表述了此病的辨治.黄老师辨治精神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