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达莫为师,不解莫言语”谨慎谈论中国画的“笔墨”

谈中国画,笔墨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可是每次看到写笔墨的文字,听到谈笔墨的语言,都是把笔墨放到技法的层次。来回的重复讲述笔墨的技法运用。我甚是困惑,难道我们的中国画已经丧失了其独有的艺术性了吗!难道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画领域就没有出现过画家吗?

肖大平作品

“笔墨”是境界,是画家区分境界高低的量尺。是由“画画”而成为画家的衡量标准。怎么就被定格到技法层面后没有下文了。每次听到、看到定格在技法层面讲笔墨时,浑身都有一种莫名的悲凉。中国画的“笔墨”从学习画画到成为画家,笔墨有三个段位,一是,初学阶段,笔是笔,墨是墨的临摹和熟悉笔性和墨性时期;二是,已经可以简单地掌握笔与墨的习性,在笔里面可以见到墨,在墨里面可以见到笔的阶段;三是,已经对笔墨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做到笔为我用,墨为我用的时期,也就是从画画真正步入画家行列的。“笔墨即我,我即笔墨”是人与笔墨融会贯通的境界,也是“笔墨”在中国画中真正体现的哲学性。

葛新华作品

可观今人所谈论的笔墨,只停留在“笔里有墨,墨里有笔”的技法学习和成熟阶段,甚是不明。“不达莫为师,不解莫言语”因为自己都是“二般货”去教书育人,去阐述观点,这样是误国,误人子弟的。所以在这里建议明己,明绘事后再谈“笔墨”。

韦智杰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