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通成语学文言实词:匪(32)

373.通成语学文言实词:匪(32)

文◉杜若东

温馨提示:请使用本公众号(gkgushiwen)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

内容导读

本公众号推出通成语学文言实词系列讲座,系统讲解125个初高中必备文言实词。讲座最特出的特点是:通过成语,来学习文言实词,消除陌生感,降低困难度,竭力沟通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联系。基本模式是:指明义项,列出成语,举出例句,语义整体解析。所有内容来自我的原创书《学成语,通文言》,欢迎批评指正。

——gkgushiwen

32. 匪

通成语学文言实词系列讲座

32.匪

(1)通“非”,不是,表否定

①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邶风·柏舟》)

②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邶风·静女》)

③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

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⑤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氓》)

(2)行为不正的人

不幸见辱于匪人。(《柳毅传》)

【语义提示】

本义是竹器,形似竹篮。“篚”的古字。假借为否定副词“不是”和名词“行为不端正的人”。

【思维导图】

附:一词多义各义项之间的关系

本义与基本义

词的本义是指某个字在造字时的意义,它以最早在文献中使用的义项为依据。要注意和基本意义的区别,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是是它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意义。比如,“兵”的本义是“兵器”,基本义是“士兵”。“汤”的本义是“热水”,基本义是“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钱”的本义一种农具,基本义是“钱币”。“婴”的本义是妇女的颈饰,类似项链。基本义“婴儿”。

词语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出来的意义。这种派生和发展,笼统地说,就叫做引申。我们说某词义是某词的引申义,这个词一定是个多义词。比如“引”的本义是“拉开弓”,引申出:端着,引壶觞以自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举起,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荆轲刺秦王》;引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掉转,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拉开,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的引申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由具体到抽象

“道”本义是“道路”,如:怀其璧,从径道亡。引申为“途径、方法”,如: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又引申为“学说、道理”,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又引申为“道理、规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结果再虚化为副词、连词“果然”。“会”本义是聚会,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虚化为介词“适逢”。如: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由个别到一般

“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裁本指剪裁衣服,《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后引申为裁剪、删减一切东西,如“裁军,裁员”。匠:原指木匠,《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名叫石的木匠),后来所有手工业工人即可叫“匠”。“党”其本意是:古代的一种居民单位。《周礼》中说,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后引申为由利害关系而结成的集团,常含贬义。如:朋党、死党、党羽、结党营私。“江”、“河”本专指“长江、黄河”,后泛指大的河流。

3.因果引申

“虚”的本义是大土山,物体大了就容易空,所以虚可以引申为空虚。

词语的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手足情深”中的手足本义是“手和脚”,比喻义是“兄弟”;“草菅人命”中的“草”,本义为“草本植物”,比喻义“(像小草一样)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股肱”本义是“大腿和胳膊“,比喻义是得力的大臣。“鼎沸”本义指水在鼎里沸腾,比喻义是“人心浮动或形势动荡”。崩:本义是山倒塌,比喻义“古代的统治者把天子的死说成是犹如大山倒塌一样,指皇帝的死亡”,“风”本指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在“高风亮节”中比喻节操、品质、作风。

词的假借义

所谓词的假借义,由于文言文存在着通假字,通假字临时借用本字的意义的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本字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鸿门宴》)中“蚤”通“早”,其假借意义为“提早”;“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中的“莫”通“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

节选自我的原创书《高中文文言精解一本通

(0)

相关推荐

  • 文言善读20:孟尝君

    文言善读20 孟尝君 一.故事新编 83.涕 古代一女子.与氓相爱,二人交好.氓与之相约,秋以为期.不见氓时,泣涕(   )涟涟.后嫁之,而遭氓弃,常涕(   )之,夜夜涕(   )与泪垂帘. 古代一 ...

  • 文言善读22:蒙恬

    文言善读22 蒙恬 一.故事新编 91.悉 古有一人,棋艺绝伦.弈棋未曾输,值赛事悉(      )获冠军,欲书< 棋艺> 一书,又患无才,恐书不能悉(    )意,终弃之. 古有一人,棋 ...

  • 文言善读16:乐毅

    文言善读16 乐毅 一.故事新编 65.若 韩愈归家,途见大鹏,其翼若(      )垂天之云,观桑之叶沃若(    ),甚喜.归家,遇众人拜庙则曰:"若(你们)虽年长,其智不明,虽稚子未必 ...

  • 文言善读14:伍子胥

    一.故事新编 55.内 李密自小家穷,家无应门之僮,内(   )怀忧国之计,而朋友亲之.李密常内(   )朋友于家,晤言一室之内(   ),抒满腔豪情,歌窈窕之章. 李密自小家穷,家无应门之僮,内(内 ...

  • 文言善读18:信陵君

    文言善读18 信陵君 一.故事新编 75.孰 邹忌朝服衣冠,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答曰:"汝之美甚,孰(     )及君也."邹忌孰(     )视之, ...

  • 505.通成语学文言实词:兴(112)

    505.通成语学文言实词:兴(112)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此 ...

  • 503.通成语学文言实词:信(111)

    503.通成语学文言实词:信(111)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此 ...

  • 502.通成语学文言实词:谢(110)

    502.通成语学文言实词:谢(110)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此 ...

  • 501.通成语学文言实词:相(109)

    501.通成语学文言实词:相(109)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此 ...

  • 500.通成语学文言实词:向(108)

    500.通成语学文言实词:向(108)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此 ...

  • 499.通成语学文言实词:悉(107)

    499.通成语学文言实词:悉(107)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此 ...

  • 498.通成语学文言实词:危(106)

    498.通成语学文言实词:危(106)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此 ...

  • 497.通成语学文言实词:微(105)

    497.通成语学文言实词:微(105)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此 ...

  • 496.通成语学文言实词:恶(104)

    496.通成语学文言实词:恶(104)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