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坝渔翁:唐朝的雪(二)

唐朝的雪

施家坝渔翁

(二)

《绝句》/杜甫(712-770)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是大家最熟悉的唐代大“诗圣”,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与李白合称“李杜”。
中国五四运动新文学运动先驱郑振铎先生,在他纵观中外的百万宏著《文学大纲》中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诸语尤可见他的诗歌功力之所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此句意思是:只有博览群书,读透书,落实到笔下,才能得心应手,如神助一般。其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雪山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还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这首《绝句》,是诗人杜甫安史之乱后回到成都浣花溪草堂时,面对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心情大好,情不自禁,写下的这一首即景小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前两句,杜甫以“黄”衬“翠”“白”衬“青”,烘托出早春生机勃勃的气息,从柳枝头到青天上,视野开阔。“鸣”有声音,“上”有行动,生态活泼可爱。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后两句,杜甫隆重迎接唐朝的雪进入人们的视野。西岭雪山属岷山山脉。毛泽东说:更喜岷山千里雪。杜甫说:窗含西岭千秋雪。“千秋雪”“千里雪”可见这个唐朝的古代雪与三军过后尽开颜所看见的现代雪有很大的想通之处噢!东吴的都城叫建业,就是现在的南京,南京到成都大约1700千米的路程,两座城市我都去过,成都人喜欢把锦江称为母亲河,锦江至宜宾入长江,南京在长江的下游。所以杜甫写,在浣花溪草堂望见西岭雪山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还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应该是实景。这说明大唐不但雪厚,而且航运事业发达。
杜甫这一首诗具有非常的修饰之美,它又是对仗的,所以就如画卷一样美不胜收了。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大约到唐代杜甫以后,绝句就形成了一种熟练的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古诗用绝句。杜甫这首诗四句都对仗,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绝句。杜甫写诗“语不惊人誓不休”,他千锤百炼的这首诗镶之以唐朝的“千秋雪”,如果再由明代诗、画、字俱绝的唐伯虎来泼墨。我估计可以拍卖出过亿的财富罗。其实,杜甫的这首镶“雪”的诗惊艳全唐,流传千秋万代,又怎么能够用金钱去衡量呢?
杜甫在此之前,镶“雪”的诗还有:
《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意思是说:
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将士的鬼魂,只有老翁一个人在忧愁地吟诗。
黄昏时乱云压得很低,下得很快的雪花又被风催得盘旋狂舞。
水葫芦丢弃了,器皿中又没有酒,火炉中的余火,似乎显现出一些血红。
前线战况紧,消息无从获悉,只好忧愁地坐着,用手在空中划字。
此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冬陷居长安时所作。杜甫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安禄山叛军展开大战,大败,死伤几万人。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诗人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
心情很差的时候,飞雪都是如魔乱舞的。此诗三、四句中“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再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低薄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这个时候,唐朝的雪大约是最惨烈的了。

【作者简介】刘清辉,网名施家坝渔翁。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邵阳市棋类协会副主席。长期坚持业余创作,擅长散文写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有作品集《大山深处的孤独守望》。其《邵东方言一百条》为当地民众所喜欢。荣获绿汀文萃2018年度突出贡献奖

(0)

相关推荐

  • 千家诗(十三)——绝句

    绝  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七言绝句部分.我们下面要学习的这首诗叫<绝句>,相信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之前在千家 ...

  • 国学经典——每日一诗·《绝句》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①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暮春,安史之乱后杜甫重返成都浣花溪草堂,写了<绝句四首>,这是第 ...

  • 《唐诗鉴赏辞典》第三百八十五首《绝句四首(其三)》(杜甫)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六]   绝句四首(其三)      [中唐·杜甫·七言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

  • 【小诗词】《绝句》--唐•杜甫

    今天我们继续杜甫的<绝句>--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首"两个黄鹂鸣翠柳".其实这首诗是<绝句四首>中的其三,这四首全部是七言绝句,今天主要来给小朋友们讲这一首, ...

  • 唐诗《绝句》赏析

    唐诗<绝句>赏析 一君木子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评析 这首诗是杜甫广德二年(764)春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写景的佳作.这首 ...

  • 施家坝渔翁:唐朝的雪

    唐朝的雪 施家坝渔翁 大唐二百八十九年,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但她的靓影,却灿烂了整个中华文明.如果说,诗是大唐文明这顶皇冠上绚丽的宝石,那么,绘雪的诗当是那些绚丽宝石中最光彩夺目的一批. 每一首 ...

  • 施家坝渔翁:唐朝的雪(一)

    唐朝的雪 施家坝渔翁 大唐二百八十九年,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但她的靓影,却灿烂了整个中华文明.如果说,诗是大唐文明这顶皇冠上绚丽的宝石,那么,绘雪的诗当是那些绚丽宝石中最光彩夺目的一批. 每一首 ...

  • 唐朝的雪(三) 文/施家坝渔翁

    唐朝的雪 (三) 施家坝渔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约715年-770年)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 ...

  • 唐朝的雪(四) 文/施家坝渔翁

    唐朝的雪 施家坝渔翁 四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李白(701年-762年)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如果没有 ...

  • 唐朝的雪(五) 文/施家坝渔翁

    唐朝的雪 文/施家坝渔翁 (五) 大唐文人骚客对于大唐的雪是不惜笔墨的,为了方便朋友们欣赏研究,我在这里再罗列一批. 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约726年- 786年) 日暮苍山远 ...

  • 宋朝的雪(二) 文/施家坝渔翁

    宋朝的雪 文/施家坝渔翁 (二)  大宋的雪在诗里 唐诗里的雪很大,雪下到宋诗里,小巧妩媚了许多,大宋的雪,是自然的雪,抒情的雪,销魂的雪,刚强的雪.这里摘抄两宋的雪诗供朋友们欣赏.  ①.<雪 ...

  • 宋朝的雪(一) 文/施家坝渔翁

    宋朝的雪 施家坝渔翁 (一) 北宋.南宋共享国319年.大宋江山好骑驴,宋人自由.散漫.任性.期待平安:宋人爱酒.爱花.爱画.爱诗.爱词.爱音乐.爱才子佳人.爱闲暇闲逛,酷爱雪:汴京的车水马龙.勾栏瓦 ...

  • 宋朝的雪(三) 文/施家坝渔翁

    宋朝的雪(三) 文/施家坝渔翁 3.大宋的雪在词里 宋词如一束鲜红的彼岸花开在宋朝的文学花园里,<全宋词>收录的1300多家近20000首词中,含雪的词更美,更凄凉.悲切. ①<夜游 ...

  • 施家坝渔翁:施家坝两章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施家坝两章 文/施家坝渔翁 一.邵水 邵水清流, 辞昭阳大地, 图,汇资江恩泽四方. 人们当赵轨以待, 感恩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