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辉:三部六病学术-是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最近没顾上更新,今天写一下. 我看了一下上一篇是写到了伤寒兼证.今天继续表郁轻证.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 ...
-
六十七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这一条论述伤寒误吐下,伤脾胃之阳,水气上逆的证治. 伤寒本应发汗,反用吐下法,伤及 ...
-
《伤寒论》研究之“解肌”
何谓"解肌"?且看在下粗解!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 ...
-
【刘绍武《三部六病讲座》:伤寒论第16条】
刘绍武<三部六病讲座> <伤寒论>第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观其脉证:先看病人的脉及了解病人的症状,是对一切疾病所言的. 知犯何逆:根据病情分析,找出疾病的机理 ...
-
【马文辉: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与三部的划分】1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与三部的划分 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刘绍武先生(1907-2004)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崭新学说.该 ...
-
马文辉:三部六病 辨证论治体系的学术渊源
马文辉简介: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弟子,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三部六病学术流派学科带头人.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医院首届名医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小柴胡汤证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干姜附子汤证之第6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3.干姜附子汤证 少阴太阴合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1.纲领证 3.栀子豉汤证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少阴病纲领证之第28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1.纲领证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山田氏云:但字下,脱"恶寒"二字,当补之.何则?但者,示无他事之辞,但头汗出,余处无汗.不恶 ...
-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七)_斋戒_新浪博客 和另外 2 个页面 - 个人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七)(2008-03-21 12:15:17) 转载▼标签: 健康第五节 半表半里部部证一.小柴胡汤证1.小柴胡汤主证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 ...
-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六)
(2008-03-21 12:13:21) 转载▼标签: 健康第二章 归类第一节 少阳病类证一.栀子豉汤1.原文: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76)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