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秀才到进士,从乡试到殿试,明代学子的求仕之路到底有多难?
相关推荐
-
广西人文:从桂籍科举状元浅聊科举制度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在古代科举中,各朝各代有据可查的属现在广西区域文武状元有十一个,文科十个,武科一个. 状元嘛,无论怎么说,在教育制度中,自然都是人之龙凤之 ...
-
中国文化知多少——教育(3)☆科举科举,...
中国文化知多少--教育(3) ☆科举 科举,即分科选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设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制度. 隋朝以前,官吏的起用主要是通过推荐.隋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统治,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开始用分 ...
-
《红楼梦》里贾雨村是位学霸,一起看看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系数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从<红楼梦>的人物之一贾雨村入手,分析了他去赶考的距离.路上花费的大概时间,以及古代学子赶考之路途艰辛.上篇文章:<<红楼梦>贾雨村凌晨赶考,会路遇打劫 ...
-
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古代读书人的科举之路要一步步来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高考".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状元,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 ...
-
秀才 举人 进士
"举人"究竟有何特殊,连知县都不敢得罪?你看"举人"都能干啥? 知县,品秩为正七品,就行政级别和具体职务而言,基本相当于现今的一县之长:但就具体的职权而言,&q ...
-
明清时期拔贡、恩贡、廪生、庠生、举人、秀才、进士、状元、榜眼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呢?
明清时期,国家每六年或十二年从优秀的生员(秀才)中选拔一批人才,到国子监深造,称拔贡生,毕业后,分配至全国各地任知县.州判等,到了清代中后期,因捐官候补的多如牛毛,几乎取消了拔贡. 恩贡,顾命思义,就 ...
-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现代什么学历?进士及第者前途无量
乡试(省级)录取称举人,第一名解元:会试(礼部)录取称进士,第一名会元:殿试(皇帝),分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余下都是进士,但分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如进士能成为庶吉士,即为皇帝身也草似圣 ...
-
明代进士(14)邹文盛:历仕三朝,嘉靖朝户部尚书,功成身退
(图片来自网络) 明代进士(14)邹文盛:历仕三朝,嘉靖朝户部尚书,功成身退 余大中 邹文盛(1459-1536年),字时鸣,号黄山.湖广公安县(今属湖北荆州)人.明弘治六年(1493年)二甲三十四名 ...
-
清进士梁同书,日本天皇曾派人求书,朝鲜、琉球等地亦以其书为贵
梁同书(1723年-1815年),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同书家学渊源.他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 ...
-
清康熙殿试金榜进士名录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科殿试金榜 第一甲 赐进士及第 共3名 陆肯堂 - 陈元龙 - 黄梦麟 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 共40名 张希良 - 蒋陈锡 - 宁世簪 - 顾永年 - 魏寿期 - 许承 ...
-
清代精品木雕《精品牌匾》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榜眼:"榜眼",是指全国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所选拔出来的进士第二人.第一名 ...
-
童生、秀才、举人、进士
据齐如山<中国的科名>载: 白丁(或处士,只读书未考试)--监生(国子监生),举人曰举监: 生员曰贡监: 因官有功之子弟曰荫监: 捐钱得之监生曰例监: 优秀生员入监曰优监: 皇帝特许入监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