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生、秀才、举人、进士
相关推荐
-
梅州各区县进士、举人、解元概况
梅州历代解元名录(29名) 文解元 谢天佑(梅县)元朝延祐五年(1318)戊午科解元 盛端明(大埔)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戊午科解元 李士淳(梅县)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己酉科解元 叶著(梅 ...
-
屡试不第吕秀才,子曾经曰过:你真的了解科举吗?
一提到酸秀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武林外传>里的吕轻侯吕秀才,他屡试不第,贫困潦倒,落魄到随便一个人都能讥讽的地步,是一个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酸秀才,是彻彻底底的明朝科举的失败者.当代人提起 ...
-
梁德新‖清末梅州的科举考试
清末梅州的科举考试 梁德新收集整理 科举在我国经历了6个朝代1318年的历史,是封建王朝一种特殊的制度. 自隋朝以来,各个封建王朝都以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各朝代考试办法虽有不同,但差别不大.最初级的童试 ...
-
金榜题名:一图看懂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蓝字 状元 状,即投名状,类似现在的名片.简历:元,首也,头也,即第一名. 唐代的举人赴京考试,皆须投状,考试居首者称为状头,后称状元. 1 想当秀才先要过三关 明清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 ...
-
秀才 举人 进士
"举人"究竟有何特殊,连知县都不敢得罪?你看"举人"都能干啥? 知县,品秩为正七品,就行政级别和具体职务而言,基本相当于现今的一县之长:但就具体的职权而言,&q ...
-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现代什么学历?进士及第者前途无量
乡试(省级)录取称举人,第一名解元:会试(礼部)录取称进士,第一名会元:殿试(皇帝),分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余下都是进士,但分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如进士能成为庶吉士,即为皇帝身也草似圣 ...
-
我国古代的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现代人根据自己受教育的程度,准确来说就是自己上学的层级,可以分别出不同的学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不等. 同样,在我国的古代也有着一套类似的学历体系,只不过他们的学 ...
-
历史中的科举: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监生和状元都是什么级别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605年)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年.科举里 ...
-
明清时期拔贡、恩贡、廪生、庠生、举人、秀才、进士、状元、榜眼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呢?
明清时期,国家每六年或十二年从优秀的生员(秀才)中选拔一批人才,到国子监深造,称拔贡生,毕业后,分配至全国各地任知县.州判等,到了清代中后期,因捐官候补的多如牛毛,几乎取消了拔贡. 恩贡,顾命思义,就 ...
-
邹蓝|假进士孙夹鹤与老童生孔乙己1174
假进士孙夹鹤不如老童生孔乙己 孔乙己对文字学是有研究的:说起茴香豆的茴字,他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孔乙己没有功名,到老最多也是个老童生,甚至连童生的资格 ...
-
第十五回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儒林外史】
话说马二先生在丁仙祠正要跪下求签,后面一人叫一声,马二先生,马二先生回头一看,那人象个神仙,慌忙上前施礼道:"学生不知先生到此,有失迎接.但与先生素昧平生,何以便知学生姓马?"那人 ...
-
兰溪香溪东莞童氏一门七进士
兰溪香溪东莞童氏一门七进士 1.童梓 童梓:字良仲,号自得斋,行兴十一(第五世).元代,自幼有异质,父修斋先生命之师事礼部尚书吴先生师道公,于先生内侄,与其子浚仲为内兄弟,朝夕相处丽泽,遂成大儒,诣京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三 · (三)童生谋道因名浅,童子修仙为报仇
<除欲究本>卷三 诗曰: 安心报怨才修仙,举念差兮主意偏. 昔日想求无上道,临危横死枉徒然. 1 昔有一大学问人,家道艰难,常与旁人教学.他教下的门生,也有进了学的,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