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看舌苔,看懂宝宝积食?

关于添加辅食,说法正确的是:

A.   先天不足的孩子要尽早添加辅食补充营养

B.   一般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

C.   火龙果、猕猴桃适合作为果泥添加

答案:B

儿学堂

学了那么多,目的是要会用!周末我们花上1分钟的时间,看看在生活中怎样实际运用吧!

如何通过看舌苔,看懂宝宝积食?

以下是真实案例

如果是你的宝宝,你会怎么做呢?

问:

教授,您好!我家宝宝6个月8公斤,还未添加辅食,纯母乳喂养,孕41周剖腹产,出生时2.7公斤,出生第15天左右开始肠绞痛,入睡难,每天睡觉之前都要大哭一场,后面去验血检查才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医生说是肠胃过敏,开了益生菌来吃,之后有好转,大概满3个月开始就只喝一次夜奶了,但是后面满4个月后每晚都醒来4次或是5吃喝奶,白天一共就睡2-3个小时,早上8点左右起床,上午睡半个钟左右,然后中午1点左右睡到下午3点左右,中间大概每睡半个小时就醒来找奶喝又继续睡。现在连续4个晚上没怎么睡觉,一个钟内醒来2-3次,每次闭着眼睛,头摇来摇去,小手一直抓耳朵和头面部,之后哼哼卿卿找奶喝。舌苔一直很厚,之前是白色的,后面这三个星期变得有点黄色。口气经常有奶酸味。大便每天3到4次,前天吃了米糊,昨天才一次大便,白天精神状态也不是太好,总是哼哼卿卿。我判断是积食,之前喝过几次三星汤,每次连续喝3天,但是效果都不明显。

答:

这个孩子的问题,我们先归纳一下:

1、晚上肠绞痛、入睡困难、睡不踏实,白天烦躁、睡眠少;

2、吃夜奶4-5次;

3、口气有酸味,舌苔白厚腻;

4、吃米糊后大便变绿色,积食吃了三星汤没有效果。

睡眠不踏实、白天烦躁、口气酸臭、舌苔白厚腻,相信很多有经验的妈妈就能够判断出宝宝是积食了,案例中的这位妈妈,连续用了3天三星汤都没有效果,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来借助这个案例 

 说一说一些育儿的误区 

✔ 小婴儿肠绞痛

小婴儿肠道发育还没成熟,肠系膜长、稳固性差,容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且蠕动比成人强,也容易发生腹泻、便秘、肠胀气等,这是造成小婴儿肠绞痛的原因。很多小宝宝总是晚上莫名其妙地哭,大多是因为肠绞痛,这是困扰很多妈妈的问题。

宝宝肠绞痛,在中医上大多是由肠胀气引起的,总结来说,大部分原因是受寒或者积滞。受寒,可能是吹到空调,或者喂了凉茶或过食寒凉的食物;积滞,可能是喂奶过量、吃太多了,或者妈妈吃得过于补益,奶水内涵过于营养,难以消化。

我们可以通过对宝宝起居的护理、对妈妈饮食的调整、给宝宝摩腹等方法,来减轻这种腹部不适。

✘ 吃夜奶

夜晚我们的身体需要休息,脾胃也一样,如果让脾胃在夜间强行工作,消化饮食,它很可能会受到损伤。小婴儿的脾胃还没发育完善,刚开始是需要吃夜奶的,我们建议半岁后,夜奶的次数慢慢地减少,1岁前戒掉。

✘ 醒来找吃的就让吃

宝宝频繁醒来,其实不一定是因为饿了。判断宝宝吃得够不够,可以参考宝宝每个月的增重、大便次数、质量以及精神状态。宝宝积食、肠绞痛也会导致烦躁、睡眠不踏实,案例中提到的“哼哼唧唧”,白天烦躁,很可能就是积食引起的肠道不适与积热。孩子醒来就给吃,孩子得到食物的安抚,安静又睡回去这是正常的反应,但是醒来就给吃,会造成“供过于求”,很容易进一步加重积食。

✘ 过早添加辅食、添加辅食时机不对

一般来说,建议孩子6个月后才慢慢开始添加辅食,这个孩子,本来消化情况就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再加米糊,其实就是在加重肠胃的负担,添加米糊后大便变得偏绿色,就是消化不好的大便颜色。添加辅食的前提必须是孩子消化情况好。

积食应该怎么办?

1、6个月前的宝宝,食物还是以适合其年龄段的主食为主,即母乳或者奶粉,现阶段的喂养,纯母乳就足够了。

2、在孩子消化情况好的情况下,可以遵循添加辅食的原则来添加。

3、孩子积食了,妈妈也要饮食清淡,忌太油腻补益的食物,汤也要选择尽量平和清淡的,妈妈的体质状况和消化状况是会“过奶”给宝宝的;积食的时候,给脾胃休息的空间,每次喂奶的时间缩短一到两分钟,或适当在喂奶后给一点温水。

4、吃三星汤没有效果的话,可能是宝宝的积食程度较重,可以吃点保济口服液,同时减少饮食。

积食还有以上说的育儿误区,家长自己把握不准的时候,最好先带孩子去看看医生,再做相应的处理。

 我们来了解一下 

 怎么判断积食的舌苔?

什么是舌苔呢?

舌苔是我们舌面上一层薄白的苔状物,是胃气上乘于舌而出现的,舌苔不仅是脾胃之气、津液的表现,也全身五脏六腑精气的直接反应。

正常的舌苔是“薄白苔”,如果是无苔则代表“缺”,胃气受损,气血虚弱,舌苔厚腻就代表“盛”,胃气太盛,有积滞。

看舌苔,主要有三个方面:厚薄、颜色、润燥。还有一个是缺损,这个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讲。

1、厚薄

通俗地说,小孩子舌苔的厚薄,就反应了脾胃的“堆积”情况。无苔,代表身体中的“缺乏”,脾胃的受损、气血津液的耗伤都是导致缺乏的原因。而舌苔变厚,一般就是肠胃的“积”开始形成,也可以是积食、痰湿等等,对于小孩来说,大多就是食物的堆积了。积滞越深,就像垃圾越堆越多,舌苔会越来越厚。

而舌苔每时、每天都是动态变化着的,也反映着我们身体也是动态变化着的。所以建议家长们每天早上在孩子吃完早饭,都看一看宝宝的舌苔,观察每天的变化。

当无苔或者厚腻苔恢复到薄白苔,就是身体在变好、恢复的趋势。

2、颜色

舌苔颜色最常见的就是:白与黄。

白色,可以很形象地想象到“雪”,体内有寒,身体就会有一片“清冷”的表现,不仅是舌苔,像身体的分泌物,如眼屎、鼻涕、痰等等,都会表现为白。

黄色,可以很形象地想象到被火烤灼以后焦黄的颜色,体内有热,身体就会有一片“烤焦”的黄色,不仅是舌苔,像身体的分泌物,如小便、眼屎、鼻涕、痰等等,都会表现为黄。

如果小孩子吃了会染色的食物或者药物,也会造成舌苔颜色的变化,这个是需要家长注意的。

有一种情况是,感觉是白,又隐约透着黄?分不清是白还是黄。我们也提到了,小孩子身体的变化是很迅速的,中医有个词叫“化热”,就是东西郁积久了就会像垃圾一样发酵产热,就算是寒湿之邪,郁结久了也会有化热的可能,从寒变热的过程,可能就会出现以上这种变化。

3、润燥

舌苔是干的还是湿的,这很明显地代表了我们身体里水分,就是津液的多少。

舌苔很干燥,说明身体缺水,缺水也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水少了,一个是火大了,都有可能。

反过来,舌头伸出来,湿哒哒的,我们叫滑苔,就是身体的水分、湿气太多了。

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是个很明显的白厚腻苔,有一点点想要变黄的迹象,这是一个典型的积食舌象,积而化热,因此宝宝也有一些“热象”,比如烦躁、睡眠不稳等等。而且这个宝宝的舌质偏淡,中间脾胃区有凹陷,说明底子还是脾虚的。应该做的就是先消积导滞,积食的情况消退后再健脾胃,妈妈的饮食也遵循这个原则。

今天的舌苔都学会了吗?下次我们再结合案例讲一讲其他的舌诊知识,还有怎么通过宝宝的大便判断身体状况!

奖:

恭喜下面的家长获奖!请加小助手莲子君(微信号miyun1221),领取许教授任意一套课程免费券

常见问题

家长在育儿群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我统一回答一下:

孩子地图舌,说明是阴虚火旺吗?

如果是舌体胖、舌质淡的地图舌,这类孩子是明显的脾土受损,阳气不足。日常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健脾养胃。如果是舌体长、舌质红的地图舌,这类孩子就是阴虚火旺,需要滋阴,平时可以给孩子吃沙参、麦冬、百合等滋阴的食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