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洞,古清江开凿的神奇溶洞

清江水浩浩荡荡地从恩施的大山中流淌下来,当来到利川市一个叫“腾龙洞”的地方,跌落成一个落差约30米的大瀑布,然后潜流地下约16公里后,再次流出地面,清江就象一个孩子一路向东汇入长江,投入了母亲的怀抱。

腾龙洞景区分为旱洞和水洞,进入景点首先来到的是水洞。如今的腾龙洞主要是指旱洞,但水洞是进入腾龙洞的必经之地。来到洞口,只见一条湍急的河水奔腾而来,宛如瀑布般轰鸣着向一条地下暗洞中快速冲去,景象壮观。

水洞的洞口犹如“清江版”的“壶口瀑布”,但它与壶口瀑布相比,黄河水呈现的是带有泥沙的浑黄色,而清江的水是清澈的。清江水平缓地流到此处,河床突然间变窄,并且河床也突然下降,形成了近数十米的落差。

此时的清江水由刚才恬静的女子变成了彪悍的猛士,它发出惊天的呐喊,在距水洞口不远处摔打出飞花碎玉的一排雪浪。黑魆魆的水洞就像一条巨龙张大嘴巴,将那奔腾的江水吸入口中,这一震撼的景观被人称之为“卧龙吞江”。

咆哮的清江水经过瀑布后,汇成一束激流,在两岸的岩壁上左冲右突,然后冲入地下被称为“龙宫”的洞厅中。此处的龙宫水洞犹如一个巨大的宫殿,江水进入之后还在喘息、躁动、跳跃,冒着白沫,打着漩涡。

洞口的游道多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的石阶或是横在河道上方的狭窄的桥面,行到此处看到脚下的清江水浪花四溅,怒涛轰鸣,雾气升腾,水沫横飞,游人莫不心惊胆颤、神情紧张,既被这绝世美景震感留连,也被这自然天险所恐惧。

站立在悬崖峭壁的游道上,由于洞口的聚音作用,清江水急速跌落的声响更甚,人音难辨。数十米宽的清江对规模宏大的水洞而言,只能算是小溪了,源源不断的清江水,对巨口阔张的卧龙来说,只能当作润喉的茶水了。巨龙仿佛是来者不拒,但也难解心头之渴。

在水洞的中间,有一道水泥建筑的桥梁,它如同一道大锁卡住了巨龙的咽喉。立于桥上,面向洞口水头跌落处,只见清江中突兀着一块巨石将江水分开,形成了下泄的瀑布。在这里青山夹岸,植被茂密,江水清彻的世界里,仿佛多了几分生机与妩媚。

飞龙入渊的清江水从这里起将潜入地下,在地下暗河里开始新一轮的探索。据说,这条地下暗河要流到恩施的雪照河才能返回地面。清江在恩施的山里就是这样,隔一段又变换一个名称,不过就是它的那一身清静,始终为自己标识着身份。

站立横跨在水洞口的桥面上,回头向洞内寻去,那咽喉深处的江水变得驯服安静了许多,形成一个深潭向地下伏流而去。水洞中有一高达数层楼的柱形石钟乳连接上下,它被称为“定海神针”。据说,腾龙洞刚开发时,在岩壁上凿有游道,可行至定海神针旁,再乘船游一段水洞,从不远的一个岔洞口出到地面,也许是安全的考虑吧,现在这一项目已被取消了。

岩壁上凿出的游道是通往旱洞的必经之路,贴岩而行,听着清江瀑布轰隆的涛鸣,看着翻飞的白色排浪,几步之遥如两重天地,卧龙吞江的震撼场面与洞外的山清水秀相得益彰,水洞之中的空旷宏大与外面的青山秀水迥然不同。

沿脚下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黑蝎色石板道向前走去,游弋在两岸高峻的峡谷中。拐过山崖,突然一个巨大的洞口出现在我眼前,让我有一种措手不及的震撼,站立在洞前立刻感到了人的渺小。

这里就是腾龙洞的旱洞,洞的最高处有235米,宽有64多米,洞有52.8公里长,它是亚洲第一大天然溶洞。旱洞和水洞只有一壁之隔,或是清悠洞府,其另一面却是潺潺水声,动静之间,唯有感慨大自然的超凡魅力。

据考证,腾龙洞旱洞原本是清江的故道。在远古时期,清江水流到这里,面临四面紧逼的高山,清江在山体中撞出了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眼前的旱洞。而数万年后,清江竟然废弃了撞开的这条道,又重新闯出一条新的通道,即今日的水洞。两个洞口紧挨着,一起雄辩地证明着清江开山劈岳的伟力。

腾龙洞原是清江的古河床,在洞口处有一宽阔的坪坝,这种宽阔呼应出洞口的恢弘气势,高达百米的巨型洞口,洞壁是陡峭笔直的悬崖如刀砍斧削一般,四周环绕着险峻的高山,站在这里,会对清江的创造产生一种深深的敬佩。

心中不由得感叹只有造物主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在腾龙洞的宣传画上,我看到有一架直升飞机在洞口盘旋,这是当年为了开发腾龙洞,曾让直升飞机去洞里飞行过,洞中能飞直升飞机,证明了此洞的宏大不言而喻。

腾龙洞不象其它名山大川那样镌满了各种题刻,洞口处也少有几幅题词,显得干净利落。这也许是处于对风景名胜的保护,没有把许多来此的名人题字铭刻在岩壁上吧。在洞口可以看到原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王任重书写的洞名“腾龙洞”。

在洞口右侧石壁上,可以看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良皋书写的“题腾龙洞”诗,诗旁是书法家冯牧的手书对联:登山当攀珠峰、揽胜应游腾龙。由对联中可见冯牧视腾龙洞为洞之极品,推崇备至。

曾有人赞誉:“清江的地狱、比天堂还美”。这样的比喻非常的形象,旱洞曾经是清江潜行的“地狱”。从洞口进入便可见整个洞厅,都几乎是在近百米的高度平稳向前推进,而且洞顶平整光滑。宏大的洞口下半截烂柯戳在泥土上,旁边竖立的景点标牌似乎带来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

诚然,走在这洞中宽阔的土地上,就是行走在数十万年前清江水潜行的河床上,每个游人似乎都是一朵微渺的浪花,在历史及时间的长河里漂流。洞口旁,有水珠从洞顶落下,这些水珠缀成一条条珠帘,在地面上汇成了一面平静的小池,无波、清透,倒映着洞口和洞口对面高耸的山峰,虚幻交叠,引人入胜。

为了旅游方便,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向洞的深处伸展。此刻,我被洞的容量所惊讶,腾龙洞大的远超想象。我是一个充满了想象力的人,自入洞的那一刻,似乎觉得我的想象力狭窄了,或许就象传说的那样,当一切飞了起来,才知道自由、或天空、或大地,是那么的辽阔。面对如此宏大的溶洞我无语了,只有坐上电瓶车,缓缓驶向洞的深处。

沿途彩灯交错,偶尔会看见两侧的洞壁上出现令人目不暇接的石钟乳。每一个石笋、石柱以及自然形成的洞内景观,都被人们赋予了和土家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美丽传说。我对这些后天加工的旅游解说词不感兴趣,往往喜欢看风景自然的状态,好在腾龙洞有着这样的特点。

继续前行,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沿着洞中的暗河直行,一条路则是翻过因洞顶坍塌而形成的石坡进入另外一个支洞。我走入支洞,来到了激光秀剧场,在一苍桑古老的声音中,激光四射,我目睹了大地山川的变迁,如梦如幻地感染着腾龙洞的沧海巨变与形成,还有鬼斧神工般的奇迹。

在这幽深黑暗的的溶洞中,激光秀显现的绚丽而动人,一道道色彩斑斓的光线把我围绕其中。一声清亮的歌声传出时,仿佛把我带向了洪荒岁月,勤劳的土家人,美丽的爱情传说,一一闪现在七彩的光影中。

我眺望着梦幻般的激光秀表演,更是眺望着时空那端的远古风情。凄美的土家爱情故事,美丽的舞蹈演员和梦幻般的水幕效果,那些不断变化、五光十色、光影交错的影像让人产生似梦的感觉。

离开激光秀剧场,沿着游道再向前行,又是空旷、辽远的洞府。这时的石钟乳和暗河流水也多了起来,“观音坐莲”,“千丘田”一类的景致便开始出现。不过由于腾龙洞的开发暂时只进行到这里,无法再继续前行,我沿着灯光游道踏上了返程。

返程的途中正好赶上《夷水丽川》歌舞表演,演出场地是离洞口不远的一个天然穹隆型溶洞大厅,大厅高处依洞壁搭起了巨大的舞台,舞台依托溶洞穹隆大厅的边缘,采用投幕背景,配置土家建筑小品及洋溢土家文化气息的生产与生活用具,呈现出一种古朴、原始、自然、生态的环境氛围。

表演由舞蹈、对唱、解说等多种的形式组成,演出分《白虎雄风》、《巴裔风情》和《龙船古调》三个章节,展示了土家始祖禀君开疆拓土的历程,与大自然搏斗的顽强精神和土家族的风土人情。

演出采取现代科技穿插应用,配有升降舞台、移动的吊脚楼、廊桥、水中龙船等舞台景观,场面大气壮观。表演展示了土家族的女儿会、摆手舞、哭嫁、草把龙、六口茶、龙船调等民间艺术,整台演出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演出的歌舞自始至终扣人心弦,让人看后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真的是“洞中坐一时,往事越千年”,在表演的短短几十分钟内,从古至今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千百年来的人类和谐相处至今,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诞生与发展,哪怕这个民族没有文字,却口口相传地把这个民族的精髓传承下来。土家人和清江水一样悠长的岁月与情感历程被观众装进心中,进而开始新的传播。

演出完毕,我返回到洞口,而腾龙洞中古老的乡土歌舞还久久在我脑海中萦绕。在慢慢走出腾龙洞那一刹那,我亦如走出了一段历史,在重新经过水洞瀑布时,更象是走出了一个神话。从山的胸膛里走过,从水的咆哮处走过,抖却发上的水雾,深吸一口绿野中的清新空气,心中感叹:奇山丽水的腾龙洞,清江绝美奇景都汇聚在此。

清江水在腾龙洞口咆哮着、呐喊着,流淌千年。望着四周静谧清雅的山林,我开始羡慕起土家人了,他们真是找了一个“世外桃园”,这一方丽山秀水,养育了土家人,这一洞穴也凝结了土家人的源。回眸腾龙洞,那是精彩,是有一魂魄在脚下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