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三章
相关推荐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 冲动时的举动,人们称之为勇敢.这种勇敢举动的结果,是勇敢者身死命丧.所以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冲动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不贸然行动,这是勇于不敢.古人常 ...
-
高恒解《老子》之六十 三
高恒解<老子>之六十 三 6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 ...
-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能成其大》悟读述杂【63】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能成其大》悟读述杂【63】
-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圣人始终不做大事,所以最终能成就大事. 赏析 这是老子讲"圣人终不为大"的一句话. 终不为大,意味着做事要从细处入手,做好能力范围之内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大国者下流,就是以谦德对待其他国家.这是很难做到,所以老子才特意提出,要治大国者注意.大国人多物力强,往往不自觉地就有了盛气凌人的心态,这就不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行大道也不能有心或用心,凡有心或用心,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不符合道的精神.所以老子明言不可介然有知以知大道.了悟大道,本身也是知,但不可以知的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无有入于无间也,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柔与坚,很有意思.人之正性,可谓未受任何外在因素影响的本性,未受外物的影响,就有很大的灵活性,无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以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智者知人而不自知,所以不如明者的无所不照.知人所以能胜人,而自知的明者,则能自胜,这比胜人者更强.自胜,就是自我控制,这比控制别人更难.对付别人,只需用勇气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明太祖注:大道若愚,似乎真愚,若言我真大道,吾道久矣.又云其细,务要守道坚,造化精. 道超乎万物,故为最大者.最大者无形无象,不能用自然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章
第六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明太祖注:天地不自生者,人本不知,天地自生不生,但见风雨霜露益於世人,亘古至今不息,未见天有自生者,故设词以训後人. 天地是自生的,万物在天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历史上曾有人主张老子是兵书,确实很容易找到依据.老子书中讲兵事的内容不少,但不可看作单纯的兵家之书.老子所说兵事,与孙子所说的兵事,有根本的不同.孙子兵法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人君以道治民,但不以道明示于民.道在人君之心,所谓存乎一心,运用之妙.这是人君的利器,不是民众的工具.道是玄妙之理,只对人君有用,对民众则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