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开方的数和量有什么讲究?
相关推荐
-
半夏泻心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1],却发 ...
-
桂枝与甘草
<伤寒论>: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上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 桂枝一两半(去皮)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 ...
-
桂枝汤能治许多疾病
桂枝汤为<伤寒论>之首方,也是<伤寒论>论述篇幅最多的方,弄清它的原理及加减变化,就等于弄懂了半部<伤寒论>. 我临床应用桂枝汤甚多,几乎每天都不离桂枝汤的加减化裁 ...
-
一个增强免疫力的千古名方
中医有增强免疫力的方子吗? 这样的方子太多了! 只不过免疫力是现代医学的说法,中医不讲这个词,中医叫正气,增强免疫力就是在扶正. 桂枝汤就是这样一个扶正祛邪的好方子,在内能把正气养起来,在外又能把邪气 ...
-
半夏泻心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半夏泻心汤 [組成]半夏9克,黄芩6克,干姜6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黄连3克,大枣12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方歌速记歌诀] 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枣草人参行: 辛苦 ...
-
中医开方的数和量有什么讲究?|柴胡|当归|桂枝|大枣|甘草
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方,其用药七味,我们就从七入手来讨论象数.七是什么数?七是火数.故河图云: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学中医的对河图.洛书这两个图要记得很清楚,这两个图很关键,传统的数学就包含在这两图之 ...
-
中医开方,有窍门
中医望闻问切并据此辨证得出证候,再据证立法,开出处方.殊不知,中医开方也有窍门. 一.中药口感要好 当今社会,中医也要改进服务方式,比如开出的中药,口感要好.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如果开出的中药 ...
-
中医开方用药的核心
开方用药的关键: 1.病是阴证还是阳证. 2.病是虚还是实证. 3.病是在表还是在里. 4.病机层次是在寒.在热.在寒热错杂.以及寒热层次等,这些均是选药及用药量的关键所在. 5.升降气机药及引经药是 ...
-
郑云龙主任:中医开方用药必读的法则
用药法程(<本草便读>清.张秉成) 凡用药须明五味.辛者能散能横行.苦者能降能泄.甘者能补能缓中.酸者能收敛.咸者能润下能软坚.能先知各药之性.然后可以合于病情.凡用药须审质之轻重 ...
-
中医:失眠多梦,经量少,舌苔发白,肝血虚有6个症状,有一方解
肝血虚的6个日常表现 1.看事物出现模糊不清.视力有减退现象 2.脸色变得苍白.而且晦暗没有光泽.嘴唇变得淡白.舌苔发白 3.指甲变得苍白.变脆且易断 4.四肢常常麻木.抽筋.甚至手足有震颤的感觉 5 ...
-
他花了十年时间,终于破解了中医开方的公式,三天让你开出实用处方。
清代医家黄元御将黄帝.岐伯.扁鹊.张仲景尊为中医的"四圣",他们的思想经由<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四本中医 ...
-
西医“开药”,中医“开方”!
清代名医徐大椿所著的<医学源流论>中,有一篇"用药如用兵论",说的是治病和用兵是一样的道理. "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 ...
-
96岁中医喝粥数十年,他说少吃保健品,常喝2碗粥,健康更长寿
96岁的王嘉麟是我国国家级老中医,在一次的采访中,记者惊讶于王老96岁的高龄,其气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并体格强健.由于记者采访的这其中的缘故,王老道出:自己最喜欢喝粥,数十年养成了早起喝粥的好习惯, ...
-
中医开方“归经入味”
有气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主治之法,各各不同. 1: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如: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威灵仙.细辛.独活.白芷.牛蒡子.桔梗.固本.川芎.蔓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