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叶天士)
相关推荐
-
256.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256.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集方1 1209 -- -- 幼科要略 1010 -- -- 热入血室 494 -- -- 癥瘕 939 -- -- 胎前 586 -- -- 崩漏 903 -- ...
-
《吴鞠通医案》痉(太阳所至)
温 癸亥二月二十九日 六十日之幼孩,痉已二十余日,现下脉不数,额上凉汗,并无外感可知,乃杂药乱投,致伤脾胃.故乳食有不化之形,恐成柔痉,俗所谓慢脾风.议护中焦,乃实土制风法,又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义也 ...
-
【医案】月经先期案
月经先期案 保婴撮要 一女子十五岁,寒热,月经先期,两寸脉弦出鱼际.此肝经血盛之症,用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乌梅治之而愈.后寒热消瘦,又经过期.乃肝脾二经血气虚弱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味地黄丸而愈.( ...
-
山西名医白清佐用傅青主方治泄泻
白清佐 白清佐(1888-1967),字辅臣,阳曲县思西村人.其先世以医为业,名著乡里.白清佐15岁开始攻读<药性赋>.汤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 ...
-
深度!分析叶天士医案中“脾阳宜动,肾阳宜藏”一论
"脾阳宜动,肾阳宜藏"一论屡见于叶案之中,故笔者纵览叶案诸书,搜罗相关医案,对比揣摩,诠理释用. 医理诠意 脏腑的阴阳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发展而来,是藏象理论的一部分.脏腑的阴阳不是对 ...
-
叶天士“脾阳宜动,肾阳宜藏”析
姚鹏宇 "脾阳宜动,肾阳宜藏"一论屡见于叶案之中,故笔者纵览叶案诸书,搜罗相关医案,对比揣摩,诠理释用. 医理诠意 脏腑的阴阳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发展而来,是藏象理论的一部分.脏腑的阴 ...
-
黄芪太子参治上消化道出血: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克,炙甘草5克,当归6克,白芍10克。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定痛。主治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便血与吐血,尤以溃疡出血疗效最佳。
黄芪太子参治上消化道出血 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克,炙甘草5克,当归6克,白芍10克,阿胶珠10克,地榆炭10克,侧柏炭10克,乌贼骨12克,煅龙牡15克. 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 ...
-
青年男性腹泻3天,无便血、发热及腹痛,最可能的病因是?
[每周医问]是<NEJM医学前沿>新上线栏目.该栏目基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姊妹产品NEJM Knowledge+,每周三推送一则问题,并于次日公布答案与要点详解.问题和内容看 ...
-
叶天士处方特点浅析
叶天士,学中医的无人不晓,其习医初攻痘疹科,继转大方脉,又在旅居苏州的歙人陈敬通诊所内实习炮炙和司药.一闻某人善治何证,就叩门求教,到24岁时先后已更从17位老师.学成后,即在苏州市阊门外下塘上津桥畔 ...
-
一代神医叶天士的神奇秘方
万能药500年前秘方江湖秘笈神秘秘方偏方气死老中医 立消疔疮外治神效方: 松香20两,没药3两(研极细末),白蜡2两(切,为粗末),铜绿5两(研细,过绢筛,再研至无声为度),黄蜡10两(刮取粗片),百 ...
-
叶天士:三味“补阳”的中药,当“零嘴”吃,让阳气动起来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云中君). 在文章的开头,我想问一下各位,在你们眼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幸福. 我觉得只有一家人和和睦睦,身体健康,这才是我们解读幸福的真正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 ...
-
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之中医验方供...
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之中医验方供参考. 以下处方,仅供参考.请一定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请大家点赞.转发.关注.
-
湿气一去,阳气自通!叶天士的医案故事,教你通阳气、治风湿
今天,我继续说故事.聊中医.论古今. 我想说的是清代名医叶天士的一张医案故事. 叶天士是谁?他是清代中期的著名医家,生活在康乾盛世之中,幼承家学,后来独步杏林,是中医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有这么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