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志:手抄本《袁枚日记》
相关推荐
-
早期对联代表人物:郑板桥还是袁枚?
浸合联体,诗之余习 如果对联也能像饭圈一样嗑CP的话,那么乾隆年间至少有两对CP非常重要,一对是纪晓岚和彭元瑞,另一对就是袁枚和郑板桥.黄涵林在<古今楹联名作选萃>一书的序言中写道:&qu ...
-
『古诗』古诗三百首13
241.<塞下曲>明朝·谢榛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242.<今日歌>明朝·文嘉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 ...
-
曾国藩:惰性是败人的顽疾,必下猛药克之
惰性是人类的固有属性,就像顽疾一样让常人难以克服.一个人如果不真正改掉惰性,人生注定疲于奔命.曾国藩一介儒生,执笔从戎组建湘军,大力发展洋务运动,出将入相不忘著书立说,追求儒学文化"修身.齐 ...
-
每天读一首好诗,【清】袁枚《苔》考视力了...
每天读一首好诗,[清]袁枚<苔> 考视力了,字小,眼神不好的看不着[大笑]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
日记志4因日记得大名
早年逛琉璃厂古旧书店,高高的书架顶上码着高高的一摞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线装书,所以用一张白纸条写着书名,从高处垂下来,隔着柜台也看得很清楚,如果是平装书,也许就真看不着了.垂下来的白纸条 ...
-
日记志6鲁迅日记
鲁迅先生的日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原生状态的日记.这也是一般意义上的日记,许多人都在记的这种日记. 鲁迅最早的日记如他在南京求学期间所写的没有能够保存下来,现在人们看到的是从1912年5月5日 ...
-
日记志12蔡元培日记
<蔡元培日记>是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世儒.本书通过最原始的资料日记,讲述了蔡元培先生的一生传奇经历. 虽然如此,这本<日记>基本上是蔡元培先生三十多年经 ...
-
林徽因为什么要销毁徐志摩的日记原来是怕这件丑事被公之于众!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娱乐圈的八卦事情从来就没有断过,请随小编的步伐来看看有哪些稀奇事! 一个是浪漫诗人,一个是民国女神,徐志摩与林徽因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对象,他们的情爱往事更是经久不衰.备受关注. ...
-
日记志2李慈铭和他的日记
李慈铭(1830年~1894年),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 晚清官员.文史学家. 光绪六年进士, ...
-
日记志3鲁迅评李慈铭日记
1924年6月11日下午,天气有些热了.在与周作人失和近一年后,鲁迅独自回八道湾十一号取书籍.什器,未料与周作人夫妇再生不快.次日,鲁迅告知好友许寿裳当日情形,许寿裳问他,<越缦堂日记>拿 ...
-
日记志5日记人生
在读书人的圈里,说起晚清大学士周祖培,不一定有几人知道,说起学者.藏书家李慈铭,很多人并不陌生. 知道李慈铭首先是因为他的<越缦堂日记>.<越缦堂日记>被人称为清末四大日记之一 ...
-
日记志7日记传奇
<越缦堂日记(套装共18册)>是李慈铭积四十年心力,铢积寸累而写成,洋洋数百万言,不仅记载了清咸丰到光绪四十年间的朝野见闻.朋踪聚散.人物评述.古物考据.书画鉴赏.山川游历及各地风俗,足资 ...
-
日记志9吴宓日记
吴宓(1894-1978),字雨僧,又字雨生.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17年赴美留学,初入弗吉尼亚大学,后转学哈佛大学.回国后曾与刘伯明等人创办<学衡>杂志.从1926年起,在清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