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老县城的城墙究竟是啥样(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四)
相关推荐
-
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转战淅川
红四方面军在淅川虽时间短暂,但在人民心中深深地播下了革命火种,使人民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转战淅川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 ...
-
掌阅盖州观天下|《拜谒盖州古城墙》
拜谒盖州古城墙 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倾听一座城深沉的历史呼吸,探寻一座城曾经的烽火往事,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走近那些留存至今的历史陈迹. 一座城池的故事,自然要从城墙讲起.盖州古城城墙距今已有600多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二:双庙村:为党呕心沥血的地下党员王学夫
1947年12月18日,王学夫从湖北准备回双庙老家,发动当地群众,迎接淅川解放,途径滔河街时,不幸被滔河民团团长戚雨三发现,戚雨三连夜把他押解到县城所在的民团司令部.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二 双庙村:为 ...
-
【中州作家国庆特刊】鲁光芬:观电影《突破口》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45] 观电影<突破口> 河南邓州 鲁光芬 9月28日戍时,我和家人一起在河南省人民大会堂观看了邓州首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突破口> ...
-
无锡城墙古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全国设三十六郡,无锡是会稽郡下二十六县中的一个县.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无锡县的县城设在无锡历山(惠山)东五里,运河和西溪(梁溪)之间的一块 ...
-
《诗经》中的淅川印象(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九)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诗经>不是哪一个人创作的,而是由民间流传的歌谣搜集而成的,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淅川有哪些民间文艺作品 ...
-
揭秘,淅川孙膑洞原来是大有来历的(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五)
作者声明:此文为田野先生原创作品,严禁不署名转载,侵权必究. 坐祥谷的青龙山上有一个洞,叫孙膑洞.洞内宽敞,可容数十人.洞外有一桃园,约数百平方米.一到春天,几百棵桃树开了花,粉红粉红的,像一楼晚霞落 ...
-
别具风味的荆紫关八大件(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
荆紫关明清古街有一个菜馆,名叫聚德轩.聚德轩经营的菜品主要是以荆紫关八大件为主.因为荆紫关"八大件"是荆紫关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积淀起来的深厚的饮食文化,是民间红白喜事的基本宴席标准 ...
-
从楚人初期活动看丹阳之所在(淅川文化探索之三十四)
编者按:本文选自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楚文化研究论集>第4期,作者/赵世纲, 我们说楚人初期活动,主要是指西周晚期至春秋前期,楚武王以前这一段.在这个阶段文献中记载楚人活动是比较多的, ...
-
【淅川史话】之七:淅川老县城那些事儿
淅川县城(指老城)建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淅川县老城镇是淅川老县城所在地.明成化6年(公元1470年)设置淅川县,翌年就开始建设淅川县城(老县城).1948年解放后,老城镇隶属城关区,1958 ...
-
【田野原创】 淅川老县城有五个神奇的地方,你知道几个?
编者按:大坝锁丹江.有500多年历史的河南省淅川县城,沉没于碧波荡漾的丹江湖底.2004年,笔者采访了8位老人,讲述关于淅川老县城的故事.而今,采访对象或已迁移他乡,或留守在丹江岸边,或已经作古.但他 ...
-
沉没在丹江湖下的淅川老县城
淅川县城(指老城)建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淅川县老城镇是淅川老县城所在地.明成化6年(公元1470年)设置淅川县,翌年就开始建设淅川县城(老县城).1948年解放后,老城镇隶属城关区,1958 ...
-
【田野新作】淅川十大故城连载4:丹江明珠淅川老县城
[序]古代水路交通发达,人类自古就是依水而居.丹江作为汉江的支流,作为南北重要的水路交通,形成了诸多码头和城池,也书写了丹江悠久的文明史.笔者挖掘.整理了楚国始都丹阳城.淅川之始白羽城.楚国中兴龙城. ...
-
淅川老县城为什么要建城隍庙 ?其原因竟然与他有关
在淅川老县城西北角,有一座占地8万多平方米的建筑,这就是城隍庙.城隍庙是淅川老县城规模最大的建筑群,抗日战争时期,省开封女中迁移到淅川,住城隍庙.解放后,改为学校.1971年,丹江大坝蓄水.城隍庙扒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