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系列(83)—皖南尽失,湘军再一次占据主动
相关推荐
-
一场令人匪夷所思的背叛——太平天国名将韦俊降清之谜
韦俊本名韦志俊,他哥哥韦昌辉本名韦志正.韦家人大概是有说话简明扼要的习惯,所以往往把"志"字省略掉.韦志正被称为韦正,韦志俊被称为韦俊.太平天国初起之时,清廷误认为韦正是太平天国最 ...
-
湘军孤军深入安徽 三县的乡团阵前倒戈归顺湘军 太平军一败涂地
[太平天国系列一百零一,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1861年太平天国手中重镇被湘军夺回,湘军乘此大胜势头继续往东开进,准备前往南京,不过也是分几路前进,其中一路由鲍超带领,往安徽北部进发,用以牵制 ...
-
清咸丰同治年间宣城人口损失考量(中)
清咸同年间宣城人口损失考量 陆再奇 摘要:通过梳理现有史料发现,清咸丰四年(1854)正月至同治三年(1864)九月,太平军与清军在今宣城市境内相互争夺前后长达十年零九个月,宁国府城和广德州城先后八次 ...
-
曾国藩的安庆之战——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经典杰作
安庆保卫战对于太平天国而言,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这一战的失利决定了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命运.而对于曾国藩来说,这一仗却堪称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其谋略之深远,布置之周密,处处都散发着中国传统军事哲 ...
-
曾国藩与宁国县
曾国藩与宁国县 郑树森 曾国藩(1811-1872)是湖南湘乡人,与数千里之外的宁国县因太平天国起事使二者发生机缘,而且曾国藩的一项决策影响了宁国县情的变化. 一. 太平军的侵入打 ...
-
惠东安墩,访太平天国奉王古隆贤故居和墓塚
老鸦布村路口的路碑,下面写有古隆贤的生平简介 早已听闻惠东县安墩镇曾出过一位太平天国的奉王古隆贤,但因太平天国后期封的王太多太滥,比起早期的东南西北翼五王来说,后期封的王含金量没那么大,知名度也比较小 ...
-
他生于农家,建功立业于乱世,打得曾国藩想自杀,最后被清朝凌迟
[太平天国系列207,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农民起义,在运动发生的1851-1864这十余年间,无论清廷还是起义军都涌现了一批批风云人物,如曾国藩 ...
-
太平天国系列(64)—再破大营3,湘军坐收渔翁之利
张国梁在镇江收集残部,大约聚拢了2万3千名溃兵,他交1万人给冯子材留守镇江,自己带其余人马前往丹阳,他想在丹阳组织反击,挽回败局. 在丹阳张国梁出城查看地形,当时正值久雨路滑,张国梁跌倒受伤且伤势比较 ...
-
太平天国系列(81)—争夺皖南,湘军夺取安庆后顺江而下争夺皖南
1861年9月,太平天国安庆重镇失陷,湘军水陆两师分头东进,继续扩大战果.水陆沿江攻下池州,铜陵,陆路鲍超偏师霆军进入皖南地区,皖南地区有四州一府,分别是池州府.宁国府.太平府.徽州府和广德州,太平军 ...
-
太平天国系列(24)—西征:湖北战场,再破武昌
1853年9月,西征军韦志俊,石祥贞率军进入湖北,开辟了太平军西征的湖北战场.在湖北境内,太平军大破清军,迫使新任湖广总督吴文镕跳水自杀,吴文镕是曾国藩的座师,资历颇深,座师就是举人.进士考试时的主考 ...
-
太平天国系列(27)—湘军崛起之曾国藩2
曾国藩刚到北京的时候,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比较差的,散漫又不能坚持,用于学习的时间也不多.他爱抽烟,好色(这个挺有意思的,后来他在日记里也曾写到过,今日看到某某美女,怦然心动,想亲芳泽,这个毛病不好要改掉 ...
-
太平天国系列(30)—初次交锋,湘军太平军第一次交手
1854年2月,太平天国西征军在林绍璋.石祥桢的率领下,进入湖南.刚进入湖南的日子,可以说是相当顺利,所经之地,几乎没有阻挡,2月27日,林绍璋占领岳州,这是太平军第二次占领岳阳,然后西渡洞庭湖占据湘 ...
-
太平天国系列(34)—长江对峙,湘军太平军水师长江相持阶段
1854年10月中,武昌失陷后,西征太平军退据说至田家镇,田家镇在长江北岸,它和南岸的半壁山对峙,共同扼守长江防线,是太平天国保卫九江和反攻武昌的要塞,也是湘军东进的第一目标,夺取九江的必争之地. 太 ...
-
太平天国系列(36)—三克武昌,湘军之父罗泽南阵亡
九江水战被打得丢盔弃甲的曾国藩非常不服气,决定组织部队进行反扑.当时正值春节将至,曾国藩采取幕僚的建议,准备等太平军欢度春节时,集中兵力攻占湖口,以便解救被困在鄱阳湖内的那2000名水师将士.他们这次 ...
-
太平天国系列(54)—三河之战(上),湘军的惨痛失败,村村吊孝
李续宾攻占九江后,极其骄傲,他来到武昌与曾国藩商议收复安庆,曾国藩对他十分赞赏,并令三弟曾国华跟随李续宾出征,这一去就阴阳相隔了. 李续宾由九江进军安徽,统领湘军主力八千名,另外曾国藩还派了两支偏师配 ...
-
太平天国系列(56)—骄兵必败,二郎河之战20万大军对攻3000湘军
三河大捷之后,陈玉成与李秀成分兵西进,此后两人逐渐产生龃龉,关系渐行渐远,不复从前.陈玉成领兵占了舒城,后又与李秀成合军攻占了桐城,逼使多隆阿退出围困安庆,李秀成后又占领潜山.太湖,多隆阿屯兵于宿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