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系列(30)—初次交锋,湘军太平军第一次交手
相关推荐
-
东南半壁无主,曾国藩动心了吗?
1864年(同治三年)7月19日,湘军攻破南京,太平天国覆灭.当时曾国藩直接指挥的军队加上其弟曾国荃的五万嫡系,高达十二万以上,且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此时的湘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放眼当时的中国, ...
-
攻破南京后,太平军的金库空空如也,都是曾国荃搬走了吗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八十四 请勿转载 小编在长沙长大,自小听说过一句俗语"打开南京了",可能其它地区的人很难理解这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其实包含了一个历史故事 ...
-
龙游之战:左宗棠对阵陈廷香,想以老乡之名招降,使者直接被斩首
[太平天国系列327,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天京事变后,李世贤在大家的举荐下被洪秀全重用,另外两个被重用的将领便是陈玉成和李秀成,李世贤不同于陈玉成和李秀成,他可以说在被洪秀全重用之后,只是单 ...
-
他是湘军名将 曾解救湘军勇将王鑫和鲍超 多次率军力敌太平军
[湘军故事系列2,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太平天国兴起后,清朝原有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没能在早期将太平天国起义镇压,后来曾国藩等人在皇帝的允应下开始兴办地方团练,团练中的佼佼者便有曾国藩的湘军.江忠 ...
-
太平天国系列(27)—湘军崛起之曾国藩2
曾国藩刚到北京的时候,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比较差的,散漫又不能坚持,用于学习的时间也不多.他爱抽烟,好色(这个挺有意思的,后来他在日记里也曾写到过,今日看到某某美女,怦然心动,想亲芳泽,这个毛病不好要改掉 ...
-
太平天国系列(34)—长江对峙,湘军太平军水师长江相持阶段
1854年10月中,武昌失陷后,西征太平军退据说至田家镇,田家镇在长江北岸,它和南岸的半壁山对峙,共同扼守长江防线,是太平天国保卫九江和反攻武昌的要塞,也是湘军东进的第一目标,夺取九江的必争之地. 太 ...
-
太平天国系列(103)—围攻天京4,30万大军输给了3万疲病湘军
1862年10月13日,太平天国战争史规模最大,用兵最多,费时46天的雨花台大战开始了. 当日,天气晴朗,阳光普照,由李秀成率领的十余万精锐,东自方山,西至板桥镇,旗帜如麻刀枪似林,层层排列席卷五六十 ...
-
太平天国系列(32)—靖港之战,曾国藩第一次被打得跳水自杀
就在湘潭之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曾国藩听闻长沙靖港只有石祥桢带领几百名太平军将士守卫,而且防守松懈,有隙可乘,曾国藩动了心思,想一举拿下立个头功,于是他亲自带兵上阵,仅带了战船40余艘,兵丁800来人 ...
-
太平天国系列(36)—三克武昌,湘军之父罗泽南阵亡
九江水战被打得丢盔弃甲的曾国藩非常不服气,决定组织部队进行反扑.当时正值春节将至,曾国藩采取幕僚的建议,准备等太平军欢度春节时,集中兵力攻占湖口,以便解救被困在鄱阳湖内的那2000名水师将士.他们这次 ...
-
太平天国系列(54)—三河之战(上),湘军的惨痛失败,村村吊孝
李续宾攻占九江后,极其骄傲,他来到武昌与曾国藩商议收复安庆,曾国藩对他十分赞赏,并令三弟曾国华跟随李续宾出征,这一去就阴阳相隔了. 李续宾由九江进军安徽,统领湘军主力八千名,另外曾国藩还派了两支偏师配 ...
-
太平天国系列(56)—骄兵必败,二郎河之战20万大军对攻3000湘军
三河大捷之后,陈玉成与李秀成分兵西进,此后两人逐渐产生龃龉,关系渐行渐远,不复从前.陈玉成领兵占了舒城,后又与李秀成合军攻占了桐城,逼使多隆阿退出围困安庆,李秀成后又占领潜山.太湖,多隆阿屯兵于宿松, ...
-
太平天国系列(64)—再破大营3,湘军坐收渔翁之利
张国梁在镇江收集残部,大约聚拢了2万3千名溃兵,他交1万人给冯子材留守镇江,自己带其余人马前往丹阳,他想在丹阳组织反击,挽回败局. 在丹阳张国梁出城查看地形,当时正值久雨路滑,张国梁跌倒受伤且伤势比较 ...
-
太平天国系列(67)—安庆大战3,湘军完成对安庆合围,挖壕死围
1860年5月,湘军主力陆路分三路围攻安庆. 曾国荃率兵万余由宿松进驻安庆城北的集贤关外,设立围攻安庆的前敌司令部,副都统多隆阿率万人攻桐城,阻击太平军进援安庆,安徽巡抚李续宜(李续宾之亲弟)率万人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