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系列(103)—围攻天京4,30万大军输给了3万疲病湘军
相关推荐
-
曾国藩手下头号悍将,战功无人能及,攻陷天京后暴毙,原因不明
文/格瓦拉同志 在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其麾下曾聚拢过一大批才能卓绝的将领,其中战斗力最为强悍.功劳最大的,莫过于由曾国荃直接指挥.官至河南归德镇总兵的李臣典.那么,李臣典都有哪些骄人的 ...
-
程学启:安庆血战的幸存者,夹缝中艰难求生的太平军叛将
午夜惊变 咸丰十一年二月十九日深夜,安庆城北三里之外,壁垒森严的湘军大营一片黑暗,官兵早已熟睡,只有营门处几盏微弱的灯火和强打精神的守夜士兵,在初春的寒风中苦苦煎熬. 突然,寂静的旷野之上,一片微不可 ...
-
上海士绅出巨资请湘军前来助战,为何反而催生出李鸿章淮军一脉
▲<太平天国>剧照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聚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将起义部队称为"太平军".随后,其与杨秀清 ...
-
晚清泥淖中,曾国藩为何能平步青云不被怀疑?这四个字是精髓所在
<易经>中讲道:"潜龙在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要待时而动,不可四处张望,要懂得保存自己的实力.曾国藩早年在京为官,对<易经>颇有研究,他将"潜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打败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邯郸之战却在公元前257年,李牧痛扁匈奴大约在公元前245年.也就是说,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获得了3-15年的修复期. 长平之战硝烟未落,"人屠"白起立 ...
-
太平天国系列(101)—围攻天京2,洪秀全惊慌失措一日三诏李秀成
湘军主力曾国荃陆师彭玉麟水师,仅以三万人马,从1862年3月到5月的短短的七十天里,行走数百里,攻破太平天国自安庆至天京间的重重关卡,势如破竹,到达天京城下.这完全出乎老谋深算的曾国藩的预料.湘军顺流 ...
-
太平天国系列(102)—围攻天京3,李秀成带领十三王亲自救援天京
洪秀全因李秀成迟迟不赴援,引起疑惑和不信任.洪氏亲贵乘机谗言,煽风点火,攻击李秀成,朝中大臣不敢出头,无人替他讲话.原先李秀成已派唯一的亲弟李明成带兵援天京,但这仍解除不了天王对他的猜疑,于是又便把老 ...
-
太平天国系列(104)—围攻天京5,李秀成一念之差,功亏一篑
在雨花台外围金柱关战场和宁国战场,太平军护王陈坤书部和杨辅清.黄文金等部,亦配合李秀成大军向湘军雨花台后方发起进攻. 护王陈坤书部有四万人马,每次出队旗帜遍峪,飘扬一二十里.彭玉麟水师人少,以守为战. ...
-
太平天国系列(14)定都天京
占领武昌28天后,太平军开始撤离武昌,太平军10万余人裹挟40万民众,乘万余艘战船,携带无数金银财宝,顺长江而下,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往直奔金陵开来.两江总督陆建瀛放弃九江防线,清军全线溃逃,太平军长驱 ...
-
太平天国系列(15)江南江北大营建立,开始围困天京
洪秀全进入金陵城的第三天,3月31日清军钦差大臣向荣就带兵赶到了金陵城外东郊紫金山孝陵卫附近,正式建立起了"江南大营".向荣此前多番与太平军作战,先后在前两任钦差大臣麾下听命,广西 ...
-
太平天国系列(30)—初次交锋,湘军太平军第一次交手
1854年2月,太平天国西征军在林绍璋.石祥桢的率领下,进入湖南.刚进入湖南的日子,可以说是相当顺利,所经之地,几乎没有阻挡,2月27日,林绍璋占领岳州,这是太平军第二次占领岳阳,然后西渡洞庭湖占据湘 ...
-
太平天国系列(57)—韦俊降清1,根源还是天京内讧
太平天国系列(57)-韦俊降清1,根源还是天京内讧 原创2021-08-11 11:26·乱谈茶馆 1859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两起影响极大的叛乱降清事件,一件是李秀成的心腹李昭寿叛变,这个下一集再 ...
-
太平天国系列(37)—向荣之困,江南大营对天京围而无攻
本集开始专讲江南江北大营对天京的围困,西征战场已呈长久对峙状态,西征暂先放一段落.1853年4月钦差大臣向荣建立江南大营后,清廷对他寄予了相当大的厚望,以为他会迅速消灭太平天国,光复南京. 向荣也不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