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国耀千秋——郭永怀
默默无闻求奉献,对镜方惊霜染头。转眼间,我在档案战线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我始终热爱这项工作。其实,激发我热爱档案工作的强大动力,就来自我心中的英雄——郭永怀。是他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让我明白,每个人的职业有不同,但对祖国的热爱是相同的。
努力学习为祖国。郭永怀是山东省荣成市人,从小就树立了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17岁那年,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当地第一个公费中学生。1940年经过层层考试获取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的机会,第二年又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成为了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得意门生,后于1945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并解决了世界性难题,成为了影响全球的焦点人物。
夙夜思念回祖国。当得知美国取消中国学者出国的禁令后,他毅然决定带领全家回国。面对老师、朋友们的极力挽留和美国政府当局的威胁利诱,他愈挫愈勇,学成报国的热情越发高昂。他卖掉家产,焚烧书稿,恨不得马上回来参与建设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他常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耳畔回响,让我永远难忘。这是他的心声,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投身祖国建设的动力源泉。
鞠躬尽瘁报效祖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没有过上一天太平日子。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清朝腐败无能的“天国大梦”,军阀混战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却想继续压迫奴役中国人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掌握的高科技核武器,对我们进行讹诈,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以郭永怀为代表的科学家临危受命,不怕苦、不怕难、不怕险、不信邪,努力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风餐露宿,夜以继日,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令帝国主义闻风丧胆!郭永怀在从青海基地回北京查找数据资料的途中,因飞机失事而英勇牺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保护绝密资料,把公文包夹在他和警卫人员之间,自己以身殉国,而资料安然无损。每次读到这一情节时,我都潸然泪下:正是这样的爱国英雄用血肉之躯护佑着共和国的大厦,护佑着人民的幸福安康。
郭永怀凭着自己扎实的学识和满腔的热情,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制造做出巨大贡献。如今,我们的生活已安定富足,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会始终以心中的英雄——郭永怀为榜样,胸怀为国之志,满怀工作热情,脚踏实地工作,努力践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档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