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杏林镇:回忆在沙圪塔小学“看窗户”

(0)

相关推荐

  • 东北乡村棚匠

    东北乡村棚匠 过去的年代,东北乡村老百姓住的都是平房.山墙是用土坯垒成的,或者使用黑土一榔头.一榔头锤击做成的.而房顶是用高粱秸秆铺在檩子上,上面抹的是碱土,四周抹的是黄泥土. 房子盖好之后,坐在炕上 ...

  • 册页制作

    ​一.托册页纸 1.裁纸 2.将第一张宣纸打湿刷平,令纸张略有伸胀,用干毛巾吸收水分,然后用稀浆水给作品上浆. 3.将裁好的宣纸依次托合完毕,在最上层宣纸边缘抹厚浆糊准备上墙. 4.纸张干透之后下墙, ...

  • 糊窗户/曹凌

    文/曹凌 在记忆里,总有一扇窗子亮着,静下来的时候,那窗子透进来的光芒,温暖心境. "今儿天好,咱糊窗户吧"姥姥瞅着我说,我点点头. 老屋的窗户是木方格子的,窗户纸布满尘埃,昏黄暗 ...

  • 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华州杏林镇沙圪塔小学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记忆中的沙圪塔小学 作者  宋欢武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村办小学--华县杏林镇沙圪塔小学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的.我就读的村小,建于上世纪30年代,旧址据说是一 ...

  • 华州杏林镇沙圪塔和谐欢乐的小广场

    沙圪塔和谐欢乐的小广场 作者 宋爱军 我说的这个小广场位于华州区杏林镇最西端,它的前身是一个东西走向的蓄水池,可灌溉农田,可游泳垂钓:那些年人们缺少安全意识,它曾夺去了几条鲜活的生命.本世纪初期由于水 ...

  • 华州杏林镇:我去沙圪塔果园偷苹果的记忆

    邮箱:3125136050@qq.com 麦收之偷苹果 作者 宋爱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逢麦收和秋收,华县农村的学校会给学生们放至少一个星期的"忙假",帮大人干农活,抢收地里的 ...

  • 华州杏林镇:沙圪塔村名来历

    邮箱:3125136050@qq.com 沙圪塔村名来历 作者:宋欢武 宋朝峰 俗语道:"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难以忘怀的地方--故乡.沙圪塔是我们的故乡, ...

  • ​辛丑清明再忆母亲——华州杏林镇沙圪塔村人宋知娃

    邮箱:3125136050@qq.com 辛丑清明忆母亲 作者 宋欢午    母亲宋知娃,陕西省华县杏林镇梓里村沙圪塔组人.出生于1932年5月(农历4月23日)卒于2007年1月23日(农历2006 ...

  • 探索华州:华州杏林镇沙圪塔村名传说及村史考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沙圪塔村名来历及村史考 作者 宋欢武 宋朝峰 俗语道:"树高千尺,叶落归根&q ...

  • 华州杏林镇梓里五村村名来历的历史典故

    梓里五村村名来历的历史典故 作者李友良  (上世纪的梓里大队部遗址 宋朝峰摄) 梓里故县小涧头,石窝紧跟它后头, 只有沙圪塔住得远,全村人都住在沙上头.   (一)梓里村的历史典故 (梓里村远景 王海 ...

  • 华州杏林镇:我的“建华”情结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的"建华"情结 作者 宋欢武 去年7月,我回故乡参加家父葬礼.初中同学宋文霞来家小坐,拉我加入初中同学微信群.入群后看到几十年不见的同学 ...

  • 华州杏林镇南王村村史

     吉建军,字劳伍,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 南王村新貌  南王村是杏林镇杏林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老村子.之所以有这么多年的历史,并非是史料记载,而是村中的一棵老槐树.这棵老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