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被否的9类税务问题(案例)

据统计,在首次公开募股(IPO)审核中,因涉税问题而被否决的企业比例很高。本文根据公开披露的典型案例,聚焦当前企业IPO过程中九大税务风险点。

01

案例一:股改自然人股东未缴税
B有限公司主营冰箱塑料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IPO于2018年6月被否。
B公司在上市前,即2016年6月6日,经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由公司原股东作为发起人,以截至2016年4月30日的公司账面净资产按比例折股,其余净资产计入资本公积,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证监会发审委对其提出的主要涉税问题是:发行人自然人股东,未就2016年发行人股改中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缴纳个人所得税。

02

案例二:经营业绩依靠税收优惠

A公司主营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其创业板IPO于2018年5月被否。

A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适用了如下税收优惠:自行开发销售软件增值税率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分别于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4家子公司2015年~2017年为小型微利企业,享受20%减半征收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同时,该公司2014年和2017年取得的政府补助接近同期利润总额的五成。

证监会发审委提出如下问题:发行人是否对政府工程存在较大依赖?是否对税收优惠、政府补贴存在重大依赖?是否对持续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确定性?

03

案例三:违规扩大税收优惠范围
D公司主营医疗检验仪器的生产,同时生产配套的试剂与试纸条。在IPO过程中最终被否。
从招股说明书相关信息可以了解到,D公司享受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其配套生产的试剂主要用于仪器的日常清洗和维护,D公司将试剂销售收入列入软件销售收入范畴,列示了试剂销售收入在软件销售收入中的占比情况。
证监会发审委质疑:试剂主要是清洗和维护仪器的,是否可以列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范畴?

04

案例四:近期出现重大税务处罚

E公司主营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和销售,其IPO最终被否。

其招股说明书显示,E公司曾因保税料件短少遭到海关的行政处罚,付出了2764万元的代价,并根据相关规定被责令补税。E公司补缴了347万元关税和1417万元增值税,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5.3%。

证监会发审委认为,E公司上述行为已构成本次发行上市实质性法律障碍。

05

案例五:关联交易处理不够合规
C公司主营掩膜版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制造,其IPO于2017年4月被否。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C公司因进出口业务需要以及部分境外客户、供应商的收付款要求,需要其香港关联公司代收代付部分进出口货款。证监会发审会质疑:C公司通过香港关联公司代收代付货款,涉嫌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
此外,C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远低于可比公司。证监会发审会提出疑问:C公司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远低于可比公司的具体原因?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存在关联方承担成本或代垫费用的情况?

06

案例六:财务报表与纳税申报表有差异

R公司主营业务为针纺电控、纺织伺服驱动器、智能照明电源。2017年5月,在公司IPO过程中,证监会发审委特地要求R公司解释说明:会计报表收入与增值税申报收入、所得税申报收入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为什么存在差异?由此足见证监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07

案例七:员工获得股权激励未及时完税
M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2018年6月,在其IPO过程中,证监会发审委对M公司的股权激励涉税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其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目前,M公司授出的尚未行权的员工持股计划包括244500097股每股面值为0.000025美元的B类股份的期权及限制性股票。报告期内,公司因股权激励而产生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别为6.91亿元、8.71亿元、9.09亿元和4.88亿元,此外公司还可能会根据员工持股计划继续授予新的股份激励,对此,证监会要求M公司补充说明股份支付是否按照税法要求履行了相关纳税义务,并请保荐机构、会计师对各次股权激励方案的股份数量、授予日、授予价格、股份支付费用等进行核查。

08

案例八:重组中实际控制人变外国公司

Q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发动机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和变速器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的企业。2011年,Q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美国Y公司,期间经历过多次股权转让。2017年,Q公司在IPO过程中,证监会要求保荐机构及发行人律师、会计师核查Q公司实际控制人变为外国公司后,股权转让能否适用同一控制下的股权转让规则,以及是否存在逃避所得税的情况。

09

案例九:搭建拆除VIE架构时未足额纳税
B公司主营业务为互联网视频相关服务。为了回归国内资本市场,B公司自2010年底就开始拆除VIE架构,并于2012年3月首次提交创业板申报发行文件。在审核过程中,监管机构特别关注了B公司的投资监管事项、外汇监管事项、涉税事项等,并要求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补充说明:其VIE搭建及拆除过程中是否存在应缴未缴税款的情况。
对此,B公司及中介机构经核查后,提交了有关环节取得转让收益的境外投资人已缴纳相应预提所得税的补充说明,确认了其合规性。
来源:华税

对于拟IPO企业而言,财务不规范是硬伤,甚至可能带来实质性影响,导致企业上市止步,或是通过规范整改大大增加企业规范成本,拖延上市进程。IPO规范要趁早!

2021年8月28日~8月2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促进会将举行为期两天企业IPO过程中的问题与案例分析主题研讨会,邀请4位实务专家分享注册制下企业IPO过程中如何选择上市地点(境内/境外)、法律问题、IPO的负面清单、对赌协议、IPO审核中的主要财务问题等核心问题!

课程安排

2021年8月28日 9:00-12:00

企业IPO过程中的关注要点

01

企业如何选择上市板块 

1、财务指标要求

2、行业限制

3、境内各交易所上市板块发行条件对比

4、科创属性/创新属性的认定

5、企业如何选择上市地(境内/境外)

02

企业境内IPO上市的法律问题

1、成功上市的两大基础

2、主体资格与公司治理

3、规范运作

5、资产完整

6、员工股权激励的安排

03

企业IPO中PE关注要点

1、对赌条款在IPO申报时的安排

2、对三类股东的审查要点

3、 股东穿透核查的新政

3、PE基金的锁定期

4、PE减持的特别规定

2021年8月28日 13:30-16:30

企业中国香港IP0上市及其路径选择

01

中国香港与中国内陆上市情况概览

02

中国香港与中国内陆上市审核制度对比

1、上市审核理念

2、上市审核机构

3、上市审核流程

03

中国香港与中国内陆上市指标和条件对比

04

中国香港与中国内陆特殊制度比较及其案例分析

1、表决权差异制度(AB股设置)

2、分拆上市制度

3、第二上市制度

4、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制度

05

企业中国香港上市架构搭建及案例分析

1、红筹上市架构搭建

(1)股权控制模式

(2)协议控制模式

2、红筹上市架构搭建关注问题

(1)外汇登记

(2)关联并购

(3)税务重组

3、H股上市架构搭建

(1)H股上市路径

(2)H股上市架构搭建关注问题

06

人民币基金投资红筹企业的主要路径及案例分析

1、人民币基金投资红筹企业主要路径

2、人民币基金投资红筹企业关注问题

07

中国香港上市审核法律关注要点及其案例分析

1、中国香港上市审核法律关注事项

2、监管政策对中国香港上市的影响

3、联交所上市制度改革的影响

4、中国香港上市失败案例原因分析

08

企业如何选择适合的境内外上市板块

1、境内外板块考虑因素

2、企业自身考虑因素

2021年8月29日9:00-12:00

IPO审核中关注的主要财务问题及规范建议

01

板块定位及上市财务指标差异

02

IPO审核概况及被否原因

1、财务真实性及合理性
2、内部控制规范性
3、规范运行
4、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
5、会计核算
6、持续经营能力
7、募投项目

03

财务审核主要变化

1、透明度、容忍度提高
2、问询细化
3、角度犀利
4、中介要求趋严
5、现场检查

04

财务审核关注重点、难点

1、销售收入
2、 营业成本
3、毛利率
4、应收账款
5、存货
6、研发费用
7、股份支付
8、医药行业—推广服务费
9、关联方及关联交易
10、内部控制的规范
11、董监高资金核查
12、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
13  期初重大事项的规范

05

IPO重点税务问题及规划

1、股改阶段

2、股权激励中的税务问题
3、历史补税问题

06

企业应对————天时、地利、人和

2021年8月29日13:30-16:30

IPO的典型问题梳理

01

多重面孔的IPO市场

1、共同的目标? 
(1)资源还是工具? 
(2)受益者是谁?
2、多变的规则-审核制到注册制
(1)发行
(2)减持
(3)融资
(4)穿透
3、很强的溢出效应
(1)对地方政府的影响
(2)财富狂欢
4、再一次起航
(1)重新思考产业和公司的未来
① ROE的视角
② 加法还是减法?
③ 要不要跨界
(2)人才的更迭
① 不可逆的代沟
② 谁来接班
(3)对公司价值的重新认识
① 从估值谈起(PS、PE)
② 做好业绩还是做好市值?

02

IPO的宏观视角分析

1、各国IPO与经济体量的比较
(1) 比较及特征
(2) 导致上述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2、国内各省IPO对比
(1)数量变化
(2)IPO融资量
(3)IPO与上市时间
(4)IPO与补贴
(5)影响?

03

IPO的微观视角分析及典型问题梳理

1、IPO的负面清单
2、IPO的流程
3、IPO板块的选择
(1)选择板块的考虑因素(板块定位)
(2)各板块差异比较
① 发行上市条件
② 审核制度
③ 发行与承销制度
④ 交易制度
⑤ 信息披露制度
⑥ 股权激励制度
⑦ 减持制度
4、IPO的典型问题梳理(案例模拟)
(1)历史沿革
(2)实际控制人认定
(3)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化
(4)资产权属
(5)引入新股东
(6)报告期无重大违法行为
(7)同业竞争
(8)关联交易
(9)对赌协议
(10)内控规范(收入确认、第三方回款等)
(11)募集资金

嘉宾介绍

特邀嘉宾 邹律师

国浩上海办公室合伙人,邹律师为 ALB《亚洲商务律师》2015 年度客户首选中国 20 律师之一,钱伯斯律师榜单推荐的受业界认可的投资基金律师之一。专注于私募基金的设立及运作、结构化融资、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提供管理人登记、基金募集设立、基金合规运作、尽职调查、股权与债权投资、IPO等法律服务,领域涉及银行、信托、证券、保险、房地产、教育、生物医药、TMT 等。
邹律师服务的私募机构包括诺亚财富、歌斐资产、钜澎资产、晨兴资本、盈科创新资本、优势资本等,参与上述机构设立的上百只支私募投资基金的工作。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东方证券、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财通基金、中信信托、上海国际信托、华润信托、中航信托、紫金信托等金融机构提供了上百个项目投资、并购和金融工具的专项法律服务。

特邀嘉宾 张律师

曾多次全程参与企业融资上市,熟悉企业融资上市、并购及收购变更的各项流程;熟悉中美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资本运作流程;熟悉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及运营管理流程。担任某集团CFO期间负责赴美IPO及境内多家企业收购;主导上市公司跨境并购谈判与并购后的过度交接,是当时行业内较大一笔并购交易;负责某在线教育平台VIE结构下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交易路径设计等,直接参与企业B+、C、D轮融资累计1.5亿美金。

特邀嘉宾 叶老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从业20余年,具有丰富的IPO行业、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服务经验。
先后担任XX等10余家公司IPO审计(其中9家已经发行上市,2家在审)项目负责合伙人;担XX等20家上市公司(主板12家,中小及创业板9家)的年报审计项目负责合伙人;担任XX等上市公司再融资审计(10家)项目负责合伙人;担任XX等大型企业集团年报审计项目负责合伙人。

特邀嘉宾 郭老师

XX证券投行部业务总监,具有18年投资银行从业经验。先后负责或参与寒XX、宏XX、天XX、新XX、鸿XX等IPO项目,世XX非公开发行、华XX非公开发行等再融资项目,负责索XX、宏XX等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及多家企业的改制、辅导项目。

适合的用户人群

1、准备进行IPO相关事务的企业董事长、总裁、董秘、财务总监;

2、为企业IPO提供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商(投资机构、会计师、律师、税务师、评估师、审计师、评估师等);

3、其他对IPO感兴趣的人员。

参会学员将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促进会颁发的《企业IPO上市实务》研修结业证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