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一七六:现在说的胃酸逆流、火烧心的症状,只要用旋覆代赭石汤,往往是一剂就好了
相关推荐
-
『中医古籍』医经溯洄集
作者:王履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神农尝百草论 神农尝百草论 亢则害承乃制论 亢则害承乃制论 四气所伤论 四气所伤论 张仲景伤寒立法考 张仲景伤寒立法考 伤寒温病热病说 伤寒温病热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九)
麻杏甘石汤其实是麻黄汤的变方,把桂枝换成了石膏而已,虽然只有一味药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作用完全不一样.其中麻黄桂枝是相须的关系,辛温发汗以散风寒,是发汗最厉害的,麻黄配石膏则为辛凉甘润之剂,可清泄肺热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六八)
有人把麻杏甘石汤称之为肺炎第一方,对于小孩子发高烧引起的肺炎效果特别的好,有好多医家用来治疗麻疹肺炎,大叶性肺炎,效果都不错,最关键的是费用很低.这可能就是中医为什么不能跟西医比的原因,西医随便一个感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六)
伤寒论第12条辨: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表示病在表,脉浮在表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六)
伤寒论第67条辨: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原文解释:伤寒病人,或经过涌吐或经过攻下的治疗以后,感觉胃脘部气逆闷满,并 ...
-
14.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伤寒论|条辩六十七至七十一
跟随倪海厦老师一起,每天学习<伤寒论>,想要成为名医,必须熟读伤寒经方. 学习贵在坚持,希望大家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所收获. 心脏力量不够的时候,我们用生附子.还有命门火衰的时候我们也用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七六:五苓散在过去是出门在外随身携带的药,用来预防疫病,也就是瘟疫
7月1日 七六: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水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张仲景的胃就是肠,汗的来源就是肠胃的津液,为什么烦 ...
-
倪海厦《伤寒论》一六七:肺积水,心脏积水,肝硬化末期的腹水,十枣汤都可以用的
倪海厦经方学堂 昨天 伤寒经方 让每个人都能读懂<伤寒杂病论>. 6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六七:「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六)
伤寒论第72条辨: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发了以后,病人口渴,脉浮数,病人就是五苓散证,因为水都在皮肤表面上,中焦没有水了,所以病人会烦躁. 成无己说:发汗己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七)
伤寒论第73条辩:"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发热汁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的,并见有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苓甘草汤主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