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既然讨厌摧眉折腰,当然也讨厌呼奴使婢

(0)

相关推荐

  • 北大最孤独专业:6代单传,一名学生配数十位老师,毕业照仅1人

    励志故事分享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很多学子经过数十年的寒窗苦读,都希望能一举夺魁,成为双亲的骄傲. 每年高考出分后,总 ...

  • 一生使命|《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竺可桢先生说,人生为做一件大事而来. 这大事是什么? 每个人不一样. 极少人很早就明白自己的使命,少数人也是走着走着,才慢慢明白自己的一生使命是什么.大多数人也许年过半百,还没找到. 找到一生使命并有 ...

  • 罗志田︱《昨天的与世界的》新序

    昨天的与世界的: 从文化到学术 罗志田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即将出版 ━━━━ 文︱罗志田 <昨天的与世界的>是我到北大教书后辑成的第一本面向非学院读者的书,这些文字大多不在学术刊物上发 ...

  • 都在呼吁读书,到底读什么书?

    作者:熊承星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刚过去不久的世界读书日(每年的4月23日),又一次引发全民对"读书"的探讨,甚至连央视新闻主播白岩松也无数次在无数场合呼吁我们要培养读书习惯(在名人 ...

  • 跟随北大考古专家齐东方一起穿越古今,实地探寻丝绸之路

    与很多老师在办公室里召开研究生见面会不同的是,十五年前的九月,齐东方老师是在怀柔的野山上"接见"新入门的我们.记得新生报道的当天晚上,我在宿舍接到师姐的电话,告知明天穿合适的衣服, ...

  • 李敖直言范曾的字做作讨厌,两人同台pk书法,谁才是真功夫

    常言道:文人相轻,武者相重. 自古以来文坛大家们彼此相互诟病的事情时有发生.文人之间对于文艺作品提出不同的意见也是常有的事.文艺理论和艺术实践的发展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讨论,持有不同的意见才能保持文艺理 ...

  • 李尚龙专栏 | 不要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编者按 曾有一句话反映成长的无奈,轰动一时.原话不太记得,大意是说小时候想要改变等到后来却被世界改变了,这个改变大概会像电影<蓝色大门>中说的那样吧.--"留下什么,我们就变成什 ...

  • 札记第二太行八陉 李零《大地文章》

    太行八陉xínɡ "中国北方有三条线:35°线是王都线,从宝鸡,到岐山,到咸阳,到西安,到洛阳,到偃yǎn师,到郑州,到开封,一线排开,全是古都:38°线是华夏御北的第一道防线,石家庄.太原 ...

  • 李零:诗与酒

    --从清华楚简<耆夜>和北大秦简<酒令>想起的 李零 从前,我根本不沾烟酒,就连插队,也不抽不喝.我记得,离北京前,同学在颐和园聚会,他们全醉了,有痛哭流涕的,有咧嘴傻笑的,有 ...

  • 李零:《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我想把来龙去脉讲一下. 现在,市面上讲<周易>的书真是铺天盖地,热心的读者也人山人海.我不想重复各种老生常谈.胡吹神侃,说此书最最符合科学,处处蕴含哲理 ...

  • 李零:什么是中国(深度雄文!)

    来源|三联书店三联书情,据李零教授演讲实录整理 中国古代看山水的时候,有一种"阴阳"的概念.我们看这张世界地图,注意一下中国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位置.大家都知道,在地球上的旧大陆(整 ...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周易》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我想把来龙去脉讲一下. 现在,市面上讲<周易>的书真是铺天盖地,热心的读者也人山人海.我不想重复各种老生常谈.胡吹神侃,说此书最最符合科学,处处蕴含哲理 ...

  • 全文 | 李零:说晋楚争霸

    编者按 最近,李零老师先后为湖南省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两个大展,写出介绍文章.前者名为<东方既白--写给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已于今年3月在活字文化全文发表.这次,我们刊发与山西省博物院大 ...

  • 李零:重归古典

    李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点文末"阅读原文",可访问李零专栏. 我们的经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不是五经,不是九经,不是四书五经,不是十三经,而是现代人眼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