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五次北伐,郑和六下西洋,这些钱从哪里来?多亏了他的大管家
相关推荐
-
为何说“明朝得国最正”,明朝究竟“正”在哪里?
明朝,自1368年朱元璋开国统一到1644年崇祯在煤山自缢走向灭亡,一共历经276年,共十六帝在朝.专家学者指出人口逾亿(官方记载,人口最多时达7185万),疆城东北超日本海,向北抵达阴山,西南边陲至 ...
-
永乐大帝5出漠北,三犁虏庭,是靖难之役的遮羞布吗?
明成祖朱棣是个争议非常大的人,喜欢他的人说他是天子守国门,五出漠北三犁虏庭,最后死在沙场,堪称皇帝之楷模. 不喜欢他的人,说他这个人残忍嗜杀,五出漠北基本上都是徒劳无功,空耗国力,目的不过是靖难之役的 ...
-
郁新:被朱元璋、朱棣封为户部尚书,建文二年辞官,看重夏元吉
郁新于洪武二十六年被朱元璋从户部右侍郎提拔为户部尚书,建文二年因病辞官,朱棣登基后,再次任命郁新为户部尚书. 在郁新之前,王钝曾担任过很短时间的户部尚书. 王钝字士鲁,太康人,元末猗氏县尹.洪武中期, ...
-
明太祖朱元璋儿子们的结局1、朱标:至正十...
明太祖朱元璋儿子们的结局 1.朱标: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生,洪武元年(1368年)册为皇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薨,年38岁,谥懿文.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
-
中国历史上繁盛的三大盛世
盛世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统治集团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的社会现象.通常表现为:对内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对外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 ...
-
牛景先·卓敬·铁铉:朱棣对待朱允炆旧臣的非人道与无人性
作者:史遇春 牛景先 牛景先,其人不详. 建文时期,牛景先官拜御史 燕兵攻入南京的金川门,牛景先变换服装,乘夜逃遁. 史载,牛景先后来死于杭州的僧寺之中. 朱棣夺权成功之后,穷治齐泰.黄子澄之党,牛景 ...
-
朱棣五次北伐蒙古,第一次惨败告终,10万大军全军覆没备受热议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在登基之后,曾多次派大将徐达领兵北伐,以消灭残元势力,当时的蒙古残部被打的四分五裂,形成以鞑靼和瓦剌两部势力最为强大.后来因为朱元璋去世之前除掉了大部分的开国功臣,因此在朱允炆继位 ...
-
郑和七下西洋,竟都不是深海航行,西方航海家有何导航利器?
公元1405年,中国正值明朝永乐三年,郑和率领着200多艘船和近3万人组成的空前庞大的舰队,从南京出发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沿途30多个国家,展显了我泱泱中华大国的国威,万邦来朝(虽然,郑和下西 ...
-
【读史摘记】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与友人聊天,突然被问到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我一时语塞,以前好像知道答案,果然没有摘记便没有记性. 今晚重新翻阅几本史书,做了一些摘记,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一个大致了解. 郑和先后在1405.1407年 ...
-
苏州百馆(32)郑和七下西洋,你知道启航地都在哪儿吗?
第三十二趟百馆之旅 一段波澜壮阔的航海传奇 郑和下西洋,相信是很多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这是人类航海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在短短28年间,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船队,七下西洋,完成了 ...
-
郑和4下西洋时带回2只“神兽”,看到图像后,大家都笑了
[本文由賨人客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以前,它应该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一次海上外交之旅. 郑和先后7次下 ...
-
东方的针路:郑和七下西洋为什么每次都能安全往返?
文|郭晔旻 到了14世纪成书的<大元海运记>里,已经明确指出"惟凭针位定向航船".根据针经确定航线实在是元代在航海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到了明初,中国古代航海史翻 ...
-
郑和七下西洋干了多少“闲事”,境外作战、扶植海盗、寻麒麟……
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关于过程中间发生的故事还是稍显陌生的,下文就带大家一块看下郑和下西洋中的趣事. 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叫做三宝,幼年时因遭遇战乱被朱元璋手下大将蓝玉掳至南京,后来又被 ...
-
小乐趣味国学 百家姓之七:郑,郑和七下西洋,多少国家救了谁?
好,各位看官,我们上回说了百家姓的吴: 今天说了一个吴 百家姓里排第六 吕蒙非吴下阿蒙 识别三日刮目看 吴道子百代画圣 吴之笔吴带当风 吴承恩写西游记 四大名著说神魔 欲知后事如何也 明日再说百家姓 ...
-
太仓浏河古镇,千年古镇,江尾海头第一镇,郑和七下西洋起点
太仓浏河古镇是古代通航重镇,相当年历史名人郑和的商船就是由浏河古镇的澛漕塘七入浏河进入长江而向西洋出发的,开启了历史上有名的海上贸易与文化交流. 太仓在元代即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