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散文||张海峰:麦 香
相关推荐
-
小麦的前世今生(粮丰)‖《济源文学》2021(067)
小麦的前世今生 粮丰 在豫北小城济源长大并从事了40年的粮食工作,我对小麦有着别样的感情. 无比期待的白蒸馍 小时候,最期待的是什么时候能吃上小麦粉做成的白蒸馍或者捞面条.白米饭连想也不敢想. 冬春时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拾麦穗/谢晓芳
唐代白居易的<观刈麦>对麦收情景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 ...
-
芒种时节忆麦香
□樊泽宝 芒种前后,老家的麦子熟了. 时代的发展使现代农业代替了传统农工,尤其是土地流转后老家的田野已基本不种麦子,家乡的父老当年因麦收脱皮掉肉活受罪的磨难已成历史.但我对"喜看麦田千重浪, ...
-
贺赵丁:老翁忆旧2——麦子
2.小 麦 小麦对谷子玉米等而言,俗称细粮,在六七十年前的农村,属高级粮食,用它加工成面粉(俗称白面)后,可做成各种各样的熟食,多成为商品,非一般人能常享用. 小麦在赵县种植已久,何时引入赵县,我不 ...
-
安平饶阳人你知道麦子黄梢,地里虬脚是什么意思?
布谷声声,绿荫浓浓,又是一年麦子黄梢时.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爹说的搓麦穗的事来了! 爹他们那一辈,赶上年成不济,乡亲们经常是糠菜半年粮,有时候地里的野菜挖光了,路边的树叶也捋净了,特别是麦子黄梢, ...
-
怀念平氏系列文章——割麦
近几天,朋友圈一则网络小段子被刷了屏,内容大致如下:一个个吵着说城市套路深,都想回农村 ,现在机会来了,朋友们!为了让城里的朋友们体验农村生活,即日起开始预约报名割小麦了,只需588元报名费就可以割一 ...
-
【姚才华散文】捡麦穗儿
▲题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捡麦穗儿 文 | 姚才华 五黄六月天,是家乡收麦的时节.当骄阳烤得麦梢儿褪去最后一丝绿意的时候,庄稼人就准备开镰割麦了. 麦收时节,是大战三夏.龙口夺食的季节,大人小 ...
-
在江南的梅雨季里闻到老家山东的麦香
前几天,上海闷热不堪,伴随着闷热的天气,上海也正式入梅了. 梅雨季,最要紧的是每天出门要带着把伞. 看着天气很好,天气预报也是几个小时后才下雨,结果出门没多久,雨就不期而至了. 今天早上,我就这样侥幸 ...
-
北方散文||张海峰:麻子几时香
麻子几时香 文/张海峰 一 白麻,曾经在我的家乡盛极一时. 那时候,乡亲们不论种什么都是一阵风,去年种玉米收成好效益高,今年就种玉米,满地的玉米:有种菜卖出好价钱的,人们又跟着种菜,遍地的韭菜菠菜大白 ...
-
【散文】宋扬/麦香幽微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宋扬 麦子.麦子飞溅,从麦秸杆剥离.五月滚烫的石板,碰撞出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乡情总在麦香里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 乡情总在麦香里 江苏 冯金林 夏风沁心醉.风中飘逸着缕缕麦香,也传来"割麦插禾"的布谷鸣叫声 ...
-
散文 ‖ 五月的麦香
怀念是有味道的,就像五月的麦香. 农历五月底,是麦子成熟的季节.乡村的田野里一片金黄,与天空的阳光交织在一起.南风轻拂,麦浪涌动,一波波奔向远方,闪着温柔的光芒.这时候,每一个热爱土 地,默默耕耘的人 ...
-
乡土散文:枕着麦香
枕着麦香的村庄 儿时总欣喜于麦黄时节,大人们说麦黄一晌,可大伙总要追究从麦梢到麦根有多远的路. 连鸟儿都在天空不停地催促"算黄,算割",这就说明麦黄时节是一个多么紧迫的日子.只见父 ...
-
散文||麦 香
麦 香 赵涛||山东 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用木锨迎着风高高扬起麦子,草屑飞扬.麦子落地的后面,隐约着一张黝黑.汗水.喜悦和劳累的脸. 机械化农作物收割机的广泛使用,庄稼地里劳作的人就少见了.现在 ...
-
【听】当麦香染满北方的时候 文|沧海浮云 诵|依栏听风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点击上方"山水文苑"订阅我,每晚陪你赏析! 文|沧海浮云 诵|依栏听风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山水文苑 陪你赏析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情一相思,一世一相 ...
-
【滋水 · 散文】段利红:麦香依然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37期︱ 审稿|李龙刚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 ...
-
【294】“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邢麦香作品
我的婆婆 邢麦香(河南) 我的婆婆展慧英是2002年2月18日去世的.婆婆中等个,短发齐耳,浓眉大眼,瓜子脸,人很朴实,言语不多,说话慢声慢语,走路慢慢的很稳当像大家闺秀.她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她那慈眉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