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才华散文】捡麦穗儿

(0)

相关推荐

  • 齐悦社群专栏||收麦子咯

    每到麦收时节,我总会情不自禁吟起白居易的诗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一夜之间已是金黄铺满地. 记得五月下旬回家,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屏息而立,一股热风迎面扑来 ...

  • 三十多年前的故乡,三十多年前的夏收【散文】

    作者简介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 ...

  • 烧麦子

    今天是周末,正好闲来无事,忽然间想起来儿时烧麦子吃的情景.一时间心血来潮,产生了一个去地里偷麦子的想法. 可是,在这城市之中,要找到麦子的想法到底该有多么荒谬呢?还好,我们生活的城市规模不算太大,自己 ...

  • 今日芒种:愿您一路播种希望,一路收获幸福(好文)

    作者:永恒   图片:网络 来源:永恒心灵驿站 风吹麦浪 - 钢琴曲 幽蓝键 - 2015钢琴曲精选 四季交替,节气轮转.告别小满,迎接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

  • 芒种时节收种忙

    贾炳梅 谚语说,杏子黄,麦上场,栽秧??麦割??两头忙.我的家乡处在关中平原西端秦岭脚下,芒种时节,虽不栽秧,却是收割麦子,播种玉米最忙碌的季节.记忆里到了又得收又得种的芒种节气,感觉就是忙着收忙着种 ...

  • 芒种时节忆麦香

    □樊泽宝 芒种前后,老家的麦子熟了. 时代的发展使现代农业代替了传统农工,尤其是土地流转后老家的田野已基本不种麦子,家乡的父老当年因麦收脱皮掉肉活受罪的磨难已成历史.但我对"喜看麦田千重浪, ...

  • 胡盼:麦子黄了

    麦子黄了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可一根根直刺向天空的麦穗 分明在撒谎 成熟的麦穗 应该是低着头的 黄色的外表 只是表面 想想今天的日期 高考就在眼前了 有多少已经"成熟的麦穗"等待收割 ...

  • 绿野无边

    绿野无边 我喜欢绿野,庄稼地长满诱惑,青草摇曳着快乐,树林童话般神奇. 绿色,是我童年的底色. 我上小学那几年,父亲在松林公社工作,我家住在松林村. 房东大娘高高的个子,爱笑.我家住前院,她家住后院, ...

  • 【吃在陕西】姚才华散文:摘樱桃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 ...

  • 【姚才华散文】掰香椿

    ▲ (题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掰香椿 文 | 姚才华 乡村的春天是从香椿树开始的,当香椿树摇曳着几枝深紫色的香椿芽儿的时候,乡村的春天就悄然而至了. 河堤旁.田埂边.岩坂上,小伙子.姑娘们拎 ...

  • 【姚才华散文】难忘儿时穿新衣

    儿子今年十五岁,年龄不大,衣服不少.昨天又吵着要上网"淘"一套衣服.我把儿子衣柜里的衣服翻拣出来,差不多塞了满满一麻袋.四五成新的,现在小了,穿不成:六七成新的,儿子嫌样式过时,不 ...

  • 【内蒙】龚秀枝丨散文/捡土豆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龚秀枝:1956年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毕业于乌盟师范,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退休后开始散文写作.曾在<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东方散 ...

  • 散文 ‖ 捡板栗(外一篇)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散文福地杂志(纸刊)的选稿基地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捡板栗(外一篇) 云南 孙茂 每年九月,板栗渐次成熟,那阵子空气中到处洋溢着板栗的甜 ...

  • 散文||捡来的儿

    捡来的儿 昨天我和银行的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席间我们谈到了才华,一个年纪稍微大点的银行老同志说:"信诚恩木业的王总写的书不错来.真有才华,看得我都流泪了." 对于信诚恩企业,小小的县 ...

  • 散文||捡地皮菜

    捡地皮菜 石  鹏||江苏 我的老家在锦屏山南麓,二涧水库南面的岗嘴村.村子的西面是哑巴山和刘志洲山,这两座小山海拔不过百米,是锦屏山向南延伸的一道山嘴.在锦屏山和哑巴山中间有断层穿过,形成一条天然通 ...

  • 【美食记】姚才华:漫川腊肉

    美食记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真实的生活,简单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浓得化不开的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 ...

  • 【吃在陕西】姚才华:晒豆豉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