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癌症外泌体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关推荐
-
癌症研究蓝图:精准医学的关键差距与机遇
靶向治疗领域现状 第一个靶向治疗有些人认为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方法.而现在具代表性的包括Tamoxifen,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ER)调节剂,用于防止ER阳性乳腺癌复发( ...
-
个性化新抗原DC疫苗
前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肿瘤免疫治疗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更好的肿瘤靶向性.安全性和低毒性的治疗方法.其中基于个性化新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临床应用取得了巨大进展.新抗原疫苗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癌 ...
-
Nature里程碑:癌症疫苗联合PD-1抗体,肿瘤消退率>35%!
多年来,科学家们为开发治疗性癌症疫苗做了大量的尝试,但到目前为止,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肿瘤抗原的选择是癌症疫苗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步.理想情况下,用于设计癌症疫苗的抗原应该在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不在正常细胞 ...
-
个性化新抗原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和挑战
前言 疫苗传统上用于预防传染病:然而,这种药物诱导和扩增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能力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潜在的有价值的工具.早期治疗性疫苗接种策略集中于肿瘤中异常表达或过度表达的自身抗原,称为肿 ...
-
【Nature子刊】华中科技大学开发外泌体-仿生纳米颗粒,可有效递送药物杀伤肿瘤
近日,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祥良教授.甘璐教授课题组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的题为:Tum ...
-
Nature子刊:UBL3修饰影响外泌体蛋白的分选
sEVs是从各种细胞类型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外泌体,一种源自多泡体(MVB)的sEV,通过转运蛋白质.mRNA和miRNA介导细胞间通讯.sEV(包括外泌体)在细胞之间递送蛋白质与肿瘤进展和神经退行性疾 ...
-
Nature子刊:T细胞通过外泌体转移DNA 起始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反应
大昌华嘉Particle Metrix,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 西班牙研究人员最新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文章,报道了对病原体(如病毒和细菌)反应早期阶段有关免疫系统防御的机 ...
-
Nature子刊:突破性的“芯片实验室”可更快、更便宜、更少侵入性地检测癌症外泌体
堪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超灵敏诊断设备,可以让医生从血液或血浆中快速检测癌症,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及时的干预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近日在Nature BiomedicalEngineering报道 ...
-
【Nature子刊】南方医大梁莉组:癌症外泌体miR-25-3p诱导血管通透性和血管生成促进转移前生态位形成
转移前生态位的形成为传播肿瘤细胞提供了支持性微环境,其特征在于炎症.免疫抑制.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淋巴管生成.器官形成和重编程.已发现几种转移前生态位生物标志物有助于癌症诊断和预后预测.此外,靶向转 ...
-
【Small】东南大学: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用于癌症外泌体生物标志物的精确分析
近日,东南大学先进光子学中心主任崔一平教授团队在Small杂志(影响因子10.856)上发表文章,开发了一种定量分析平台,用于在单外泌体水平上实现多个外泌体表面生物标志物的连续定量分析,其利用DNA- ...
-
福布斯杂志Brandvoice:Nature一作讲述IBM科幻级早期癌症外泌体检测芯片的发现历程
下次,你和四个朋友一起坐在一张桌子上吃晚饭时,稍等片刻,并考虑下这个事情:从统计学角度来看,你们中有两个人很可能在你的生命中的某个时候被诊断出癌症.这两个人由于治疗成本太高而破产的可能性会高2.5倍. ...
-
Nature Aging:香港浸会大学发现外泌体调控骨关节炎进展的分子机制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对 OA 的病理机制和发病进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目前针对 OA进展的分子机制阐释还不完善,特别是 ...
-
【Gut】上交张艺凡/李青峰、复旦傅德良揭示:外泌体CD44v6/C1QBP促进胰腺癌肝转移的新机制
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张艺凡.李青峰教授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傅德良教授团队合作在Gut杂志(影响因子19.819)上发表文章,报道了胰腺癌通过外泌体CD44v6/C1QBP复合物促进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