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味象,以形媚道--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解读
相关推荐
-
诗歌与绘画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画家要不要学诗词?
导言:当代的"展览山水画"为何引起那么多人的争议和讨论?其争议背后之根源到底何在?是丧失了中国笔墨精神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其实出现这种"展览山水画"的背后根源是多 ...
-
宗炳|《画山水序》
原文: 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 ...
-
南北朝时期著名画家宗炳《画山水序》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南北朝时期绘画中出现 ...
-
历代画论(连载2):唐前:《画山水序》(南朝宋)宗炳 撰
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懐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趋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 ...
-
历代画论:《画山水序》(南朝宋)宗炳 撰
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懐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趋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 ...
-
宗炳丨《画山水序》解读
宋炳<画山水序>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其一,强调只有"形上"."形下"融为一体,且能"妙写"时,才能画好山水. 其 ...
-
第一卷《山水画的产生》(晋、宋时代)第四章 中国画特质的决定和理性的起点——宗炳及《画山水序》
第四章 中国画特质的决定和理性的起点--宗炳及<画山水序> 原著:陈传席 第一节 宗炳的生平和思想 宗炳(375-443)字少文,南阳涅阳(故城在今之河南省镇平县县南)人. 宗炳祖上是做 ...
-
历代画论(连载47)元明:《天形道貌�论画人物》(明) 周履靖
智者创物,能者述焉.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为艺,自三代历汉至唐,广大悉备.故诗至李杜,文至韩栁,书至钟王,画至吴曹,而古今之意趣,天下之能事尽矣.吴之人物,似灯取影,逆来顺往,意见叠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 ...
-
道解黄帝内经系列之七十四---解读土形人(二)
各位看官,我们继续开扯,今天该说什么了?土形人的各种特性是什么?对,土形人首先也分为阳土形人和阴土形人,按照常规,我们先说说这两类土形人是个啥情况. 阳土形人,和我们前面聊过的阳木性人和阳火形人一样, ...
-
道解黄帝内经系列之六十六---解读水形人
五形人已经讲完了木.火.土和金,今天我们来说说水形人.依旧和往常一样,从内经中的这段文字开始吧."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