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评测】横琴人寿|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首款新规重疾险,缺陷有6个


“产品责任

“产品优势
优势1.特定重疾额外赔付
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针对特定人群设置了特定疾病额外赔付,其中A款是针对大湾区高发重疾额外赔付50%,50万保额就是赔付75万;B款是在A款的基础上增加了16种特定疾病额外赔付,以及8种老年特定疾病,都是额外赔付50%。其实从特定疾病的病种上来看,都是比较对应人群比较高发的疾病,都是这个特定重疾额外赔付责任的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优势2.B款在前10年赔付1.8倍
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B款在保单生效后的前10年,患重疾会额外赔付80%,即赔付180%,假如保额是50万,就赔付90万,这个额外赔付比例还是非常高的,接近2倍赔付,但比较遗憾的是仅限前10年。因为现在采用重疾旧规的重疾险,额外赔付的时间跨度可达60岁前,有的甚至是70岁前。不管怎样,也算是一项小福利。
“产品陷阱
缺陷1.轻症保障一般
先看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A款:A款采用的结构是28种重疾+3种轻症,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A款所保障的病种其实就是重疾新规所统一定义的那28种重疾+3种轻症,A款的定位也许是最基础的保障,但是在现阶段,只包含28种重疾+3种轻症,就有点像回到解放前的感觉,包含28种重疾这个还没多大问题,毕竟这28种重疾的发生率已经占到95%以上,但是只包含3种轻症有点说不过去。

缺陷2.等待期要求严格
等待期要求严格,等待期内不仅仅因非意外原因出险重症会终止合同,就连因非意外原因出险轻症,同样也会终止合同。现在市面上比较好的定义是等待期内出险轻症/中症,不会合同终止,只是会终止该轻症/中症的责任,其他轻症/中症责任继续有效。
举个栗子:假如小黄买了50万保额,在等待期内因确诊了轻症里的较轻急性心肌梗死,保险公司不赔,合同终止,退还已交保费。这样就会再次把想要有保障的人拒之门外,因为较轻急性心肌梗死的人,基本再次买保险的机会微乎及微,这个就存在再投保风险了。
缺陷3.B款存在隐形分组
隐性分组是大部分网红重疾险的通病,表面上不分组,实际上同类的疾病只赔付其中一种。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B款保障的轻、中症病种54种,但是涉及到隐性分组的病种18种病种,分组达到7组,这个情况的隐形分组比较严重的。

缺陷4.横向对比
把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A款跟横琴人寿自家目前比较热销的琴心保/无忧人生2020进行对比,不管是在重疾额外赔付、保障的病种、轻症中症的赔付比例上,琴心保都是完胜的,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A款仅仅是多出一个8种大湾区高发疾病,额外赔付50%。但是在费率上,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A款比琴心保的费率还要高。
把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B款与琴心保进行对比,在重疾额外赔付上,各有优势,B款的额外赔付比例更高,琴心保的额外赔付年限更长,在实用上,凹凸君认为额外赔付年限长会更加实用。而在轻症中症保障的病种与赔付比例上,琴心保也是更占有优势;B款比较大的亮点就在于有高达32种特定疾病可以额外赔付50%,但是B款在费率上比琴心保高出不少,高出的费率完全可以增加琴心保的保额。
从横琴人寿自家目前在售的重疾险进行对,可以发现重疾新规的产品,保障低了,费率高了。

缺陷5.其他缺陷
(1)、B款部分疾病理赔定义严格:慢性肾功能障碍、严重的1型糖尿病。
(2)、B款中原本是重疾列表的胆道重建术、出血性登革热下放至轻症赔付,赔付比例由原来的100%下降至30%。
“凹凸说
作为第一款采用重疾新规的重疾险,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以后重疾险的方向,但是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一些暗示。也许是横琴人寿的试水之作,整体来说,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并有给到我们很多惊艳之处,虽然有也有亮点,比如特定重疾额外赔付,但是在主要保障上,比现有采用重疾旧规的产品要低不少,而在费率上也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