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韩东育|明清时期东亚封贡体系的关系实态——以中朝、中日关系为核心
相关推荐
-
开放的唐朝法律
中国古代法律不是始终处于封闭状态,而是长期处在开放形态之中,唐朝的法律就是其中之一.唐朝引入过外国的法律,为己所用:外国也引入过唐朝的法律,为己所效仿.唐朝的法律就在与外国法律的互相引入中循环,并与外 ...
-
大明朝有一百多个属国,为何偏偏对小小的琉球国特殊关照?
中国从西汉开始就有藩属国,中国历代王朝多对藩属国采取怀柔政策,很少干预其内政,却无偿为其提供保护. 中国宗藩关系是通过宗主国中国的文化.教育.外交等手段间接影响藩属国.这种宗藩关系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以小 ...
-
独家 | 贺沛:明清时期厦门湾海防体系的演进 ——从铳城到炮台
知史鉴今 贺沛 /// 明清时期厦门湾海防体系的演进 --从铳城到炮台 明清时期厦门湾的海防格局 厦门湾海防体系图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此前各民族.地区间彼此隔绝.相对平行的历史状态,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 ...
-
薛蟠粗俗不堪,却话中有话,背后暗藏一段明清史
题:薛蟠粗俗不堪,却话中有话,背后暗藏一段明清史!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一书,表面看似不过小儿女谈情,红粉佳人,内里却是实录其事,衰败之家,门前冷落,白骨如山,女儿夭折,无一新生命降临 ...
-
牛评红楼:从黑山村进贡宁府的帐单,看红楼梦隐喻的明清史
<红楼梦>这部迷书,乾隆年间文人戚蓼生,他在为手抄本<石头记>作序中解评说:这部书读进去就象"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 ...
-
探索中国陶瓷史上惊心动魄的时期-元王朝
中国陶瓷发展,经历了从陶器.原始瓷到瓷器的漫长过程,时序发展到元代,已经完备了制瓷业的所有工序,传统和创新时时在陶瓷舞台上重现. 元青花 鱼藻纹罐 高28.2厘米 日本大阪东洋陶瓷馆藏 元青花便是元代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一:老子
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一:老子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西周灭亡.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王室衰微,旧制度迅速崩溃.伴随着这种政治社会的大变动,在思想上人们对天(上帝)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对人自身的作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二:孔子
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二:孔子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博学的学者,政治活动家,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维护正在崩溃的奴隶制度,提出" 克已复礼" ,希望有一天能在齐.鲁这类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一:墨家学派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一:墨家学派 中国春秋时期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社会由周王朝的统一走向霸权的分裂: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逐渐由封建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在黄河流域的广大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二:孟子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90-前305 年)名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他是孔子的孙子伋(子思)的再传弟子,学成后归乡教学.大约在齐威王七年(公元前350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三:道家学派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三:道家学派 春秋末期老子创建的道家学派到战国时期发展为不同倾向的两支.一是以宋钘.尹文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流派:一是以庄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他们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