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一:老子
相关推荐
-
老子的根本思想既不是辩证法,也不是隐士秘...
老子的根本思想既不是辩证法,也不是隐士秘籍,更不是打坐练功. 辩证法只是老子阐述思想的工具,在老子之前的<易经>有辩证法,老子同时期的名家惠施.公孙龙,世界三大逻辑学之一的"墨辩 ...
-
传统国学文化《道德经》第4讲
昨天,给大家讲了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的"上善若水",也就是说,要想做个至上至善的人呢,就该有个像水一样的好品质.做人做事呀,就应该像自然界的水一样,宽容又能够包容万物 ...
-
第2章老子哲学是自然辩证法之道
关注 <道德经>25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效仿地的法则,地要效仿天的法则,天要效仿道的法则,道的法则就是"道法自然." 老 ...
-
《道德经》心得体会(1-8)
道德经心得体会(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二:孔子
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二:孔子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博学的学者,政治活动家,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维护正在崩溃的奴隶制度,提出" 克已复礼" ,希望有一天能在齐.鲁这类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九:数论哲学
印度古代哲学之九:数论哲学 数论梵音" 僧佉" ,为印度婆罗门正宗6 论之一.僧佉,原意为" 计算" ,后来引申为:思索研究,数论哲学由此得名.<百论疏&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八:后期顺世论
印度古代哲学之八:后期顺世论 顺世论哲学是沙门思潮之一,印度古代唯物主义的主要流派,很早以来就流行在人民中间.到公元前2 至3 世纪,佛教.耆那教走向分裂,而顺世论哲学则愈趋发展成熟. 顺世论不信&q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十:瑜伽派哲学1
印度古代哲学之十:瑜伽派哲学1 瑜伽本意为枷或驾,如服牛驾马之意.另外,它也有联系.合一.协调的意思.瑜伽论是印度正统六宗之一,波颠阇利的<瑜伽经>是其根本著作. 瑜伽宗与数论的关系十分密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七:耆那教
印度古代哲学之七:耆那教 " 耆那" ,梵文Jaina ,意为" 胜利者" 或" 修行完成了的人":耆那教就是" 胜利者的宗教&q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六:生活派
印度古代哲学之六:生活派 生活派,梵文Ajivika 或Ajivaka ,音译" 阿什斐迦" ,原意为" 生活法" ." 生计" .&quo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十一:胜论哲学1
印度古代哲学之十一:胜论哲学1 胜论,有" 殊胜" ." 差别" 之意.中国佛教的传统说法,胜论之所以这样称呼,是认为它" 高于" 或&qu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五:顺世论派
印度古代哲学之五:顺世论派 顺世论,梵文Lokayata,音译" 路迦耶多" 或" 路迦耶陀" ,意为" 流行在人民中间的观点",中国史籍和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四:六师学说
印度古代哲学之四:六师学说 公元前6 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是古代印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印度古代两大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主要部分在此时编纂完成,因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