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相关推荐
-
《真·三国志·于禁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208 篇文章 今天来讲 于禁 于禁,字文则,今山东人.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于禁响应了鲍信的招募,开始了军旅生涯. 192年,鲍信迎接曹操为兖州牧,于禁与其同事 ...
-
探秘官渡之战
上一篇文章中,我试着分析了袁绍自董卓之乱以后,梦想称帝的心理,解释了官渡战前,其让人啼笑皆非的决定的背后逻辑.本文则依据当时的天下形势,结合资料分析并推测,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一系列令人费解的决策的原因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臧霸篇(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臧霸重大事件之五--归降曹操 上期讲到吕布夺取徐州后,臧霸名义上从属于吕布,但实际两人之间为结盟关系,臧霸仍然是徐州北部的实际控制者.吕布与曹操的争斗是这一时期徐州的主旋律 ...
-
大家都在聊三国,但是你真的懂三国?
2016年7月15号,<乱世三百年--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文字版完稿:2019年9月18号,两晋的音频在喜马上更完(和几个群的各位大胸弟们结缘也是打这儿开始的. ) 等把这些忙活完翻回头看 ...
-
蜀汉重用姜维王平?曹魏也中用了张辽徐晃张郃贾诩
三国时候是乱世,良臣择主而事是常态.在一国不得志,或者在政治斗争中失利,投奔另一国,是非常多的事情. 比如说曹操方面的臧霸.张辽.徐晃.张郃就是降将. 张辽起初属于董卓,董卓死后又追随吕布,吕布在徐州 ...
-
降将的命运(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中国有一句古话:忠臣不事二主.但在三国这个群雄逐鹿的乱世当中,武将换东家也是家常便饭.<三国演义>的武将当中,大部分都换过主子,也就是说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都做过降将.吕布那样的三姓家奴是把 ...
-
稳如泰山曹子孝(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今天说的这个曹仁说起来也算是曹操的亲戚,但别看他姓曹,跟曹操却没有血缘关系,跟曹操有点儿血缘关系的是上一段说的夏侯惇,因为曹操本来姓夏侯,所以那边是他的实在亲戚.而曹家这边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投靠宦官曹腾 ...
-
亲君子,远小人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与谋.君子和小人不是一类人,从不走同一条路.亲君子,远小人,是自古至今对人的忠告,是一条经典的古训. 很多人都愿意跟君子相处,不愿意跟小人接触,说明人的愿望是向好向善.但人都长得差 ...
-
乐妈日记--亲君子,远小人,远离伪善的人
2021.01.18 晴 亲爱的乐乐: 今天依然是晴朗的一天,我们依然过的很开心. 中午带你出去玩,虽然不太冷但还是有风的. 你是迎风而上,乐此不疲. 在家里的时候,你看了很多绘本,表现得很好. 今天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五拾一:《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亲小人,远贤臣,此后先汉所以倾颓也。
<候人>是<诗>的第151首.这是一首讽刺用人不当的诗."远君子.近小人",这历来是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安在统治者头上的用人大罪.重罪,一切王朝或政权的覆灭, ...
-
为什么后汉的皇帝会“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说过这是后汉衰败的根本原因,后汉的皇帝为啥会这么自取灭亡呢?是他们都特别地蠢吗?肯定不是. 这是因为后汉的皇帝遇到了新形势,他们的选择其实很有限.那么,后汉的皇帝们遇到了什么形势呢? 最关键的就 ...
-
端午节纪念屈原——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亲君子远小人之文化认同
在中华民族众多的节日里,只有一个节日是为一个人设立,这就是端午节,这个人就是屈原. 对此,<史记>作了详尽的记载. 端,心正也,午,时正也.告诫后人纪念屈原的要义是正人心,正社风.端午节这 ...
-
亲君子 远小人
主席曾对大家说过一句 很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话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谓实践出真知 实践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此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里 我们待人接物 且不可轻信那些 空穴来风般的谣传 谣言止于智者 ...
-
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的择友观:亲君子远小人
人生于世,很少人能忍受孤独.只有庄子这样超卓的人物,才敢宣扬"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等凡夫俗子,俗世红尘中打滚,得一知己,足以快慰平 ...
-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临终为裕王指派贤臣时,为什么没有提到已经入阁的赵贞吉?
嘉靖临终传授治国之道没有提到赵贞吉,太正常不过了.会做官的赵贞吉只顾着冲锋陷阵,却在无意中得罪了裕王和整个天下. 契合史实的需要 尽管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
-
远小人近君子经典句子【精选24句】
2018-03-05 13:57:16www.xuejuzi.cn 1.生活原来像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坚持做原创的你.近君子.远小人,笑对生活! 2.远小人近君子,因为小人格局小气量小,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