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伤寒论厥阴病三大经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麻黄升麻汤,乌梅丸,(附,御医王肯堂补遗 伤寒瘥后...
相关推荐
-
伤寒脉络之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厥阴病本证 一.厥阴寒热错杂证 (一)乌梅丸证 [原文]: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 ...
-
毛德西14.麻黄升麻汤治疗肺热脾寒证
14.麻黄升麻汤治疗肺热脾寒证 治验: 女性,26岁.素来脾虚便溏,有慢性肠炎史.某日,外感风寒,发热恶寒,鼻塞流涕,自服抗感冒药两天未愈,转而但热不寒,鼻塞流浊涕,咽喉疼痛,口干饮水不多,咳嗽吐黄痰 ...
-
▲伤寒论之厥阴病治则 方药 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 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 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一.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 ...
-
《伤寒论小结之六终极篇》厥阴病篇总结,重在学经方,干货速收藏
"中医能搞定厥阴病的人,大概五十分之一,全国搞中医的,可能有五十万,中国一共有1636个县,13.6782亿人,平均下来大概一个县6.11个,平均13.6782万人共享一个能治疗厥阴病的中医 ...
-
输卵管粘连、盆腔积液 经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案例
靳某,女,29岁.1年前经彩超等检查,诊断为输卵管粘连.盆腔积液,经中西药及输卵管通气等方法治疗,均没有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刻诊:少腹小腹胀痛,腹部畏寒甚,手足不温,带下较多,心烦,口干不欲饮水,面色不 ...
-
经方心裁(46)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痛经、经期过长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原文]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伤寒论>(352) [组成与用法]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吴姜枣,芍药甘草又通草: 桂枝细辛能通脉,温阳祛寒效果好. 组成:当归.芍药.甘草.通草.桂枝.细辛.生姜.吴茱萸.大枣. 功效:养血通脉,温中驱寒. 主治:肝血虚寒证.症见手足厥寒,麻木,青 ...
-
经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久寒,胃寒、白带)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原文]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擘)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兼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兼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第352条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五.兼证 1 ...
-
经方8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感冒,雷诺病,冻疮,坐骨神
经方8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具有恶寒.头痛.手足冷.脉微细之感冒,雷诺氏病,冻疮,诸神经痛.腰痛.坐骨神经痛.所谓疝气(肠疝痛).腹股疝痛.蛔虫症,慢性阑尾炎,妇女盆腔腹膜炎等. 吴茱萸 此方出 ...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方证标准√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恶心呕吐涎沫,或者胃脘疼痛(冷痛),或者腹痛,或者头痛. 2.主要症状(表寒证):口淡不渴,小便清,口唇淡白,面部无华,无下利.但欲寐. 3.可伴随症 ...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剂中药方剂,岀自<伤寒论>,主要用于素体血虚,内有久寒等病症. [原文]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当归( ...
-
善用乌附——当归四逆汤及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临床举例
当归四逆汤及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烦躁不寐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 李某,女,41岁.失眠一月半.以往可入睡5小时,手冷,足底冷而痛,时有烦躁,经期烦躁明显,情绪急躁,大便3~4日1次,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