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小结之六终极篇》厥阴病篇总结,重在学经方,干货速收藏

(0)

相关推荐

  • 经方:当归四逆汤(手脚寒冷,冻疮)

    当归四逆汤 [原文]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 张仲景 ...

  • 《伤寒论》方类清谈,关于桂枝人参汤

    宜 半茶白 丁酉年 戊申月 己巳日 闰六月十九 2017.8.10 忌 直口瓠 <伤寒论>方类清谈,关于桂枝人参汤 叙:曾骞 文字整理:白 我:脉,位置上所主者,越寸越主阳,越尺越主阴,所 ...

  • 王俊孝医案004. 腰痛

    渭南中医经方学堂医案选编 (WNZYJF-wjx2021005) ================================  第10期  =========================== ...

  • 郝万山讲《伤寒论》:厥阴病篇小结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次课,讲的是厥阴病篇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厥阴病篇呢,还剩一点点,我想,我们把剩下的这一点内容讲完了之后,再把厥阴病篇作一个系统的小结.所以我们在这里呢,就不对上次课所讲的内容 ...

  •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67讲 — 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

    第67讲 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次课,讲的是厥阴病篇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厥阴病篇呢,还剩一点点,我想,我们把剩下的这一点内容讲完了之后,再把厥阴病篇作一个系统的小结. ...

  • 《伤寒论》 -- 厥阴病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329.厥阴病,渴 ...

  • 郝万山讲《伤寒论》:厥阴病篇

    下面我们谈到"厥阴病篇"的内容. 厥阴病的病变部位自然涉及到肝与心包,因为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它也涉及到了肝经.但是,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辨厥阴病 ...

  • 《伤寒论》厥阴病篇学习摘要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厥阴主要谈论的是肝脏,附属的就是心包,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所以看到厥阴证,手足四逆时,心脏一定衰弱了,因为心血不足,肝又不受血,病从太阴进入少阴,少阴没有好,病毒就会进入厥阴 ...

  • 《伤寒论》讲座 第十讲 厥阴病篇

    入门·经典·临床 <伤寒论>第十讲  厥阴病 篇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 ...

  • 厥阴病篇与《伤寒论》传本(原创)

    2014-07-31 16:49阅读:1,171 从框架结构看,赵刻宋本<伤寒论>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各有若干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显迹. 赵刻宋本<伤寒论>的鲜明特 ...

  • 《伤寒论》厥阴病篇疏疑

    ----纪念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李心机(山东中医药大学)[摘要] 2020年10月21日是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 ...

  • 《伤寒论小结之三》阳明病篇总结,贵在实用

    壹.阳明本证 一阳明热证 1.栀子豉汤类方(上宣) 组成:栀子.豆豉 症见:身热心烦,虚烦不得眠,或心中懊怀,反复颠倒,或心中窒,或心中结痛,舌红苔微黄,脉数. 机理:无形邪热留扰胸膈,郁而不宣 方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