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 厥阴病篇
相关推荐
-
《伤寒悬解》厥阴病——麻黄升麻汤,四逆汤
厥阴二十七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1 呕家,有痈脓者,则呕乃痈脓之所致,不可治呕,脓尽自愈也.因脓从呕出,脓有出路,脓净则呕止,下章吐脓之义. 厥阴二十八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 ...
-
伤寒论361-370条
361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利脉数为有热,但只微热而有汗出,则热共汗而外越,故知此利当自愈:假设脉数而复紧者,为热犹实,可肯定为未欲解. 362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 ...
-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1-88
条文 条文360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解释 虽然是下焦寒导致的下利,但是出现有热的迹象就是好转的表现. 条文361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解释 脉紧为有寒, ...
-
郝万山讲《伤寒论》:厥阴病篇
下面我们谈到"厥阴病篇"的内容. 厥阴病的病变部位自然涉及到肝与心包,因为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它也涉及到了肝经.但是,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辨厥阴病 ...
-
郝万山讲《伤寒论》:厥阴病篇小结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次课,讲的是厥阴病篇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厥阴病篇呢,还剩一点点,我想,我们把剩下的这一点内容讲完了之后,再把厥阴病篇作一个系统的小结.所以我们在这里呢,就不对上次课所讲的内容 ...
-
《伤寒论》厥阴病篇学习摘要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厥阴主要谈论的是肝脏,附属的就是心包,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所以看到厥阴证,手足四逆时,心脏一定衰弱了,因为心血不足,肝又不受血,病从太阴进入少阴,少阴没有好,病毒就会进入厥阴 ...
-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67讲 — 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
第67讲 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次课,讲的是厥阴病篇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厥阴病篇呢,还剩一点点,我想,我们把剩下的这一点内容讲完了之后,再把厥阴病篇作一个系统的小结. ...
-
《伤寒论》讲座 第十讲 厥阴病篇
入门·经典·临床 <伤寒论>第十讲 厥阴病 篇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 ...
-
厥阴病篇与《伤寒论》传本(原创)
2014-07-31 16:49阅读:1,171 从框架结构看,赵刻宋本<伤寒论>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各有若干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显迹. 赵刻宋本<伤寒论>的鲜明特 ...
-
《伤寒论》厥阴病篇疏疑
----纪念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李心机(山东中医药大学)[摘要] 2020年10月21日是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 ...
-
《伤寒论小结之六终极篇》厥阴病篇总结,重在学经方,干货速收藏
"中医能搞定厥阴病的人,大概五十分之一,全国搞中医的,可能有五十万,中国一共有1636个县,13.6782亿人,平均下来大概一个县6.11个,平均13.6782万人共享一个能治疗厥阴病的中医 ...
-
伤寒论 六经篇
一.太阳病提纲 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经病发热寒,头项强疼风出汗,舌苔白薄兼恶风,脉缓需把桂枝选, 头身疼痛无汗喘,脉紧麻黄汤发汗. 2. 桂枝汤中桂芍甘,姜枣加入营卫安.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