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类清谈,关于桂枝人参汤

(0)

相关推荐

  • 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

    一.四逆加人参汤 [方药] 甘草二两(炙)(6克)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5~10克)  干姜一两半(6~9克)  人参一两(3克) [煎服]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

  • 一不小心得了个条文病

    几日在博爱堂跟随家驹老师出诊时,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患者提到自己在某天晚上,身上出汗非常多,从而引发了心悸,当时我忽然回想起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今年5月,彼时在彭师兄群里,跟随诸位师兄每日解案,乐此 ...

  • 耕铭医轩|由十枣汤小议经方用药的“缓释、靶向、制衡”机制

    耕铭: 因为甘遂剂本身都是攻下峻剂,如果有人服完后上吐下泻止不住的话,可以用桂枝去芍药汤,把生姜换成干姜,大枣.甘草多放点儿,如果患者素体津血不足,我们可以效法<金匮>里的大黄甘遂汤,合上 ...

  • 方剂学清气分热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白虎汤 <伤寒论>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组成] 石膏碎,一斤(50g) 知母六两(18g) 甘草炙,二两(6g) 粳米六合(9g)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气分热盛 ...

  • 《伤寒论》113方——桂枝人参汤

    第四十六方--桂枝人参汤 太阳百二十三 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四两(60克)人参三两(45克)白术三两(45克)甘草四两(60克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术草姜,恶风下利胃痞胀: 太阳中风脾虚寒,解表温中治相当. 组成:桂枝.人参.甘草.白术.干姜. 功效:温里解表,益气健脾. 主治:太阳中风兼脾胃虚寒证.症见心不痞硬,或疼痛,或胀满,下利日增 ...

  • 伤寒论》中的智慧(二十一)伤寒治寒方之一: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伤寒论>中的智慧(二十一) 伤寒治寒方之一: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67人已访问 中医的寒证大体分为外寒.内寒两大类,外寒由于感受外界的风寒所引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寒 ...

  • 赤丸/桂枝人参汤合方治疗房性心动过缓医案

    赤丸由"茯苓四两(12g),乌头炮.二两(6g),半夏洗.四两(12g),细辛一两(3g)"所组成.是温阳散寒.益气化饮的重要基础方,主治阳郁寒饮证. 房性心动过缓是指房性逸搏连续 ...

  • 读方与用方(96)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 ...

  • 《伤寒论》读书笔记171--感冒同时有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情况用用桂枝人参汤。

    学习上古医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条文171: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 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这一条介绍中焦虚寒有下利痞硬 兼有表邪的情况 中焦虚寒而有痞硬中医上叫 ...

  • 36荣卫坏病痞证方--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 桂枝 干姜 人参 白术 炙草 表未解而数次下之,当经气下陷,而病协热下利.今不病热利,而病下利不止之寒利,以至心下痞硬,宜人参汤以温寒止利,桂枝以解表.人参汤即理中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 ...

  • 桂枝人参汤/桂枝茯苓丸/牵正散合方治疗骨质疏松症医案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根据致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多见于老年人. 尚某,男,64岁.在5年前因腰背疼痛.肌无力.全身骨痛.活动后加重 ...

  • 桂枝人参汤/阳和汤合方加味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医案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的缓慢进行性变性疾病. 魏某,女,45岁.在7年前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曾在郑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家医院诊治,经常服用中西药,可未能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