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背后的性心理
马志国: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亚里士多德说,美貌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推荐力。在就业艰难的今天,我们更没理由一味指责处于整形热潮中的年轻男女。不过,有些年轻人的整形行为,或许不是出于我们常听的“自我认识不足”“过度追求完美”等原因,而是隐藏了一些性心理的秘密。
让我们先看看女孩B成长经历:从小家庭不和,父母自己生活有憾,便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对其要求严格得近乎挑剔。“我没有一件事让他们满意过。”这是女孩B对自己成长的体会。
中学的一次失败恋爱,使女孩B的自卑达到顶点。心爱的男孩和另一个女孩好上,女孩B开始总结自己的“缺点”,最终得出结论:
“我小时候还不觉得自己不好看。但从初中开始,我觉得自己嘴巴有点歪,感到很害怕。但医生说没什么问题。现在研究生快毕业了,我又开始觉得自己的嘴巴歪了,非整不可。虽然爸妈都说没问题,但我觉得他们肯定是看惯了而已。”
显然,她是在性心理发展上都遭受过挫折,而这影响了他们的性别自信。但他们对此的认识并不清晰,于是表现为对自己身体某个部位的嫌恶。而她归结于嘴巴的原因就在于:嘴巴是身体开口部位,具有女性生殖器象征。生活中我们也会说,某个女人的嘴巴,看上去很性感。因此,缺乏女性性别自信的女人则总嫌弃自己的嘴巴,如例子中的女孩。
但通过整容真的能彻底的解决问题吗?
俗语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嘴巴其实只是他们遇事不成功的一个逃避理由,若不清楚背后的隐忧,重新接纳自己,而是纠结于此,只会掩盖其他方面的问题。即使真的去整形,也换不来事业、爱情的顺畅,依然无法认同自己。只有真正认识到“嫌弃自己”背后的焦虑,才能慢慢接纳自己,走出心理上的障碍。
赞 (0)